[中時] 戴肇洋:借鏡日本掌握稀土戰略資源20190619

[中時]

專家傳真-借鏡日本掌握稀土戰略資源
04:102019/06/19 工商時報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最近,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視察江西稀土生產基地之後,據悉,其發改委配合指示特別召開稀土產業專家會議,擬妥完善稀土出口審查計畫,藉以加強稀土管制出口工作。此一措施,讓過去一年以來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糾葛,從製造產品加徵關稅的報復,升級至科技智慧產權保護之歧見,是否更進一步延伸為礦物資源管制的衝突,再度受到國際社會重視。

儘管,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大陸實施管制稀土出口措施目的在於,反制美國總統川普在美中貿易談判接近達成共識的前夕,5月5日於推特(Twitter)上宣布,自10日零時起正式對中國大陸輸美的2,000億美元產品,恢復加徵25%進口關稅;然而,卻又無法忽略其背後的真正意涵是,由於稀土被廣泛應用於高端及國防相關科技產業領域,作為製造需要超硬質與耐高溫的鋁合金、鈦合金不可或缺之材料,屬於國家層級戰略資源,使得許多蘊藏稀土資源國家將其實際數量的多寡列入最高機密。

依據美國地質調查(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大陸稀土蘊藏超過全球三分之一,是稀土生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占比高達七成以上,同時為稀土出口數量最大的國家,占比至少二成。過去數年以來,中國大陸除了針對稀土生產訂定相關法規,實施開採數量管制措施加以保護之外,透過外資以合資或合作之方式共同推動稀土較高層次開採、冶煉、分離、提純等技術發展,使得中國大陸已經構築頗完善的稀土相關產業體系,甚至建立其在全球稀土市場上所扮演的主導地位。

因此,在中國大陸揚言透過管制稀土出口反制美國加徵進口關稅後,國際社會馬上指出,全球稀土礦物供應鏈結恐將因中國大陸實施管制稀土出口,而使得全球科技相關產業發展受到相當程度影響;尤其是對缺乏稀土蘊藏,卻又需要大量進口的日本之衝擊,更是不容小覷。換句話說,長期以來日本是全球許多高端或國防相關科技產業關鍵零件的製造國家,每年稀土需求超過三萬公噸,成為全球稀土進口數量最大國家;其中,超過八成以上來自中國大陸進口,如果稀土無法充分供應,將會對其科技相關產業之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不過,值得我們作為借鏡的是,雖日本缺乏稀土蘊藏,但卻是全球在稀土儲存戰略思維上最具有遠見的國家。其實,日本早自1983年訂定7種稀有礦產戰略儲存制度,2006年再行針對包括稀土在內3種稀有礦產納入儲存項目;同時,在經濟安全戰略考量下,配合稀土元素特性,將進口稀土儲存於海底,推估其儲存數量至少可以供應20年以上需求。

同時,近年以來,隨著全球電子、資訊、通信、汽車等科技相關產業高度發展衍生對稀土之需求與日俱增,在缺乏自給自足條件下,除上述既有稀土儲存制度外,2012年日本政府特別訂定「稀有金屬保障戰略」。至於其戰略構想,大致可以分成:

其一,透過探勘擴大稀土供應來源與儲存管道,其具體作法包括:透過日本石油天然氣體金屬礦產資源機構(JOGMEC)提供融資保證,鼓勵日本企業進行國外包括稀土在內稀有礦產開採投資。目前除了各大商社與中國大陸之企業進行合作或合資,共同發展製造稀土應用相關加工產品之外,前往越南、蒙古、印度等國家進行探勘;此外,則是加強其周邊海域調查與開發,積極尋找可能蘊藏地區,作為儲存長期需求。

其二,積極進行稀土廢棄物品回收與替代材料開發,其具體作法包括:在短期策略目標上,採取多元處理電子、資訊、通信、汽車等廢棄金屬物品之內含有稀土金屬材料回收;至於在長期策略目標上,則是加強投入稀土金屬相關替代材料開發。

在此同時,雖目前台灣對稀土之需求不若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國家,每年進口僅有3,000公噸,但若從國家經濟安全戰略考量來看,稀土所應用的領域頗廣,包括:電子、資訊、通信、電機等許多屬於高端與國防相關科技產業,尤其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綠能產業及重要關鍵材料發展,其中稀土是製造需要超硬質與耐高溫的鋁合金、鈦合金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很顯然地,稀土供應來源掌握穩定與否,將攸關著未來台灣重要產業發展,政府主管機關必須密切注意其後續動向,同時未雨綢繆提早加以因應。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