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7.9月號]李沃牆:台股上萬點的隱憂

李沃牆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台股自今年五月廿三日站穩萬點迄今已數十天,八月七日收盤為一0五七九點,更創下二十七年新高。除此,如台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以及股王大立光股價也一併創多年新高價。然而,數以百萬計的股民絲毫不見萬點喜悅;因為他們口袋並沒有賺到錢,股市成交量也沒有過去幾次萬點行情的量,足見萬點背後有極大的隱憂,值得討論。
如同以往萬點行情,外資持續匯入加碼權值股是推升指數的最大功臣;但迴異的是,這次並沒有出現百花齊放的熱絡景象,而且中小型股成交量低迷,且代表散戶的融資餘額,僅有一四二三億元,相較於過去幾次的萬點,著實少了三成以上。再者是,本次萬點行情之成交量遠不及以往的二、三千億,顯示散戶不願進場、量能榮景不再。進一步言之,台股日成交量自二00九年後即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二0一二年復徵證所稅後更是急轉直下;二0一四年十月中滬港通後,複委託資金流向港股日趨明顯。據統計,二0一二至二0一五年間,不少每季成交金額達五億以上的大戶及一至五億的中實戶人數流失、台股交易人數及交易戶數,各減少了四七.五萬人及七十六.四萬戶;雖然,股市上萬點後,大戶有回流跡象,但也無法改變成交量不振的事實。而且,量能幾乎是外資所創造,截至今年五月底的統計,外資今年以來已淨匯入一三一.二一億美元,推升累計淨匯入達二一二0.九六億美元。另一方面,央行的金融帳已連續二十七季淨流出,累計外流資金逾九.四兆台幣。這現象突顯,國內擁有龐大投資部位的金融保險機構或不少大戶,寧願將資金移往海外投資,也不願意留在國內。尤有進者,今年上半年台灣資本市場掛牌家數、募資金額更創新低。勤業眾信預估,因受到大陸IPO(初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查加速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影響,已有不少台企直接在大陸IPO而無意願回台掛牌;預期下半年台灣IPO市場恐創七年新低,全年IPO家數要超過五0家恐怕不易。
雖然,部分資金跑到期貨市場也足以影響成交量,但台灣稅費負擔較鄰近國家為高,影響投資意願卻是不爭的事實。舉例來說,台灣投資人交易成本偏高,其所繳納的稅費占賣出金額比例較香港、大陸、新加坡及日本,甚至美國為高,實不具競爭優勢。再者是,台灣股利所得可扣抵稅額減半並收取百分之二股利所得補充保險費,投資人簡直又被剝了一層皮;又自二0一五年起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累進課稅最高稅率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足讓投資人退避三舍。台股殖利率高,外資總持股比重達四成左右;單是重量級的台積電,外資持股就占了八成;統計今年一點二兆股利,外資就分走五千多億,且股利所得僅需扣繳百分之廿,相較國人不僅可扣抵稅額只能減半,還得併入綜所稅申報,並負擔補充保費,這不僅有失公平性,造成大家對萬點無感,亦足以影響資本市場正常發展。而另一項令人憂心的是,大陸A股在滬港通、深港通及今年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將對資金造成磁吸效應;換言之,台股將有被排擠的危機而雪上加霜。
筆者以為,要恢復市場信心,提振成交量,稅改絕對是重要關鍵;如未來股利所得採「部分免稅與分離課稅混合制」,不僅更為簡單有效且可與國際接軌,減稅後若能帶動資本市場產生乘數效果,稅收也未必減少。此外,更要改善投資環境,將資金引流回台、並加速證券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腳步,提升台股的國際競爭力。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7.9月號.NO.377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