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在八二三炮戰六十周年中的十七歲身影20180530

遠見華人精英論壇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今年(民國107年)「八二三炮戰」剛好滿一甲子。對許多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人,除了驚覺歲月流逝,日前,意外的在夜裡收聽到改編自中正大學中文系王瓊玲教授長篇小說「待宵花──阿祿伯的八二三」的廣播劇。透過來自嘉義縣梅山鄉八十多歲,在八二三砲戰中失明與右耳失聰的阿祿伯親身故事,忽然間為四十七年次的出生者找到了與大時代的連結意義:原來這群人出生之際,正值許多父執輩冒著生死關頭的槍林彈雨。由於這群人六十年前的犧牲與保衛,後方的台灣才有了往後超過一甲子的平安歲月!尤其這些年近花甲的一代台灣人,後來更享受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有機會從窮鄉僻壤考進大學,獲得向上流動的生命翻轉的機會!無獨有偶,筆者認識一位出生在阿祿伯鄰村,公公也是八二三炮戰倖存者的女性,在將近一甲子的生命中,彷彿帶著八二三炮戰的拚搏精神,用自己的生命來護衛家園,與輔導迷失的青少年!初識阿里是高二那年,因為分班關係,我意外地與她相識,且搭檔競選一個不大不小的服務股長職位。這一競選,把兩個素昧平生的嘉義鄉下小孩與說標準國語的台北人,連結在一起一輩子。透過分工合作,這兩人帶領班上同學,在全校環境比賽中連連奪魁。即使在往後高三面臨聯考壓力中,也不曾鬆懈過。畢業時,學校為這兩個人破例頒獎表揚,上台時這兩個毫不搭嘎的同學,透過四百多個日子的堅持與毅力,完成「高中學業與服務人群是可以兼備」的使命!也因為這分合作,當年考完七月的大學聯考後,她當眾宣邀請同學環島之旅,第一站到他「田仔中央」的老家,品嘗土雞肉與野菜。對於這群十七、八歲的孩子而言,第一次真正看到鄉下孩子如何克服城鄉資源差距、力爭上游的一幕。尤其家中除了務農,還需照顧其他殘障兄姊的堅毅。隔日,大夥兒爬上牛車享受「牛車之旅」的田間欣賞風光時,很少人會想到每天三餐的白飯米食,正是來自高中課本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寫照!而後,這群同學各奔東西,各自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學、戀愛,工作、成家與養兒育女。期間,或因生活的擔子,逐漸失去聯絡。只是,在內心中總有一份他日再相逢的期望,深信著「同學仍是老的好」這句話。阿里同我們這些同學更在往後四十餘年間,目睹台灣政治解嚴、經濟起飛、教育改革與政黨輪替等重大經歷。阿里在偏鄉作育英才,輔導與鼓勵中學生。直到幾年前,同學間傳出她生病的消息,以及經歷化療等艱苦歲月。過程中一度康復,後來又再度進出醫院。今年五月四日,在台大因「卡管事件」而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筆者趕去台中探視阿里,那時她已無法進食與說話了,只能用著烏黑的雙眼望著我合掌致謝。沒想到這是我們最後的會面……阿里是在八二三炮戰後出生的嬰孩,在八二三即將進入六十周年的紀念中,她雖已飄然離去,但她的這一生已為台灣這一甲子的教育發展與社會變遷軌跡,作了有力的見證!就筆者而言,每逢憶起這位老友,依然是十七歲時,那個恪遵職守、窗下苦讀的身影!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