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戴肇洋 :濟成長無感癥結 是所得停滯與不均20191231

[中時]

觀念平台-經濟成長無感癥結 是所得停滯與不均

04:102019/12/31  工商時報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在國際情勢動盪不安氛圍中送別2019年,今年以來受到美中貿易爭端帶來轉單,加上台商回台投資生產等因素加持,除了主計總處在公布台灣經濟成長預測時再度將8月所預測的2.46%提高0.18個百分點至2.64%之外,其他民間經濟預測機構更是不約而同先後上調成長數據,使得台灣經濟誠如主計總處所指出呈現「穩健」成長的狀況。

儘管,官民經濟預測機構大致認為過去一年台灣經濟表現良好,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甚至扭轉過去數年以來台灣經濟成長始終不如全球現象。然而,從部分民意調查資料中卻又發現,許多民眾似乎對過去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的無感,與主計總處的經濟「穩健」成長論述呈現南轅北轍。為何造成如此現象?個人認為由於就業型態劇變,導致所得呈現成長停滯或分配兩極發展不均,是導致民眾無感的癥結所在。

事實而言,自從北非「阿拉伯之春」革命事件及美國紐約「華爾街」示威活動之後,每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其所彙整的「全球風險報告」,其中所得成長停滯始終名列前茅。無獨有偶,此一期間國際勞工組織(ILO)再三指出,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急劇變化,促進全球產業結構加速轉型,在引發工作型態調整的同時,因中產階級逐漸萎縮而造成所得呈現兩極發展,其中少數極端高薪所得占整體薪酬之比重卻又不斷提高,導致貧富不均現象更加嚴重。

在此同時,如果檢視今年以來台灣社會發展狀況,與上述國際社會之特徵比較,其實頗為類似。這些我們從最近部分公布的指標變化加以觀察,或許可以發現其端倪。

先從受僱員工「薪資增幅」來說,12月10日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前10個月薪資統計調查結果,雖經常性薪資平均42,060元,年增2.02%,但扣除物價之後,前10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每月僅有40,763元,較2003年同期的40,893元為低,不及16年之前水準。此外,16年以來名目薪資成長20.22%,如果納入此一期間物價同步上漲20.61%,造成實質薪資低於16年之前水準。亦即反映16年以來,國內受僱員工薪資增幅不及物價漲幅。

再就受僱員工全年「中位數薪資與平均數薪資」而言,12月19日主計總處公布2018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787.7萬人,全年中位數薪資49.0萬元,也就是說393.9萬人年薪未達中位數水準。此外,受僱員工全年平均數薪資62.9萬元,與中位數薪資的差距達到13.9萬元,估計受僱員工527.6萬人接近七成年薪不及整體平均。如果觀察過去六年變化,由於極端高薪者成長速度較快,使得中位數小於平均數比重,從2012年的65%提高至2018年的67%,亦即極端高薪者拉高整體薪資平均,卻又顯示所得分配更加不均。

不過,值得重視的是,12月22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公布其針對上班族群進行職場調查顯示,明年最希望達成的職場目標,其中以回答「加薪」為最多,以及高達46.07%認為因「薪資福利不佳」,而希望在年底或過年後轉換換工作。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指出,上班族群頗為重視提高專業能力,但卻又難以掩飾上班族群期待的是,獲致更佳薪資福利。

再者,12月20日國泰金控公布其針對民眾進行調查顯示,其中年終獎金預期認為可領1-3個月比重56%,可領1個月以下則是37%,今年年終所得較去年的水準微少。至於明年每月薪資方面,其中認為維持不變高達59.7%,成長0-3%之間則為27.4%,相對加薪超過3%僅有4.9%,顯示民眾對明年薪資成長的預期頗為悲觀。

從上述所得數據中說明,雖政府認為台灣經濟呈現「穩健」成長,但民眾對過去一年以來的經濟成長卻又無感。換句話說,近年面對全球經濟競爭與產業結構調整,廠商在因應降低成本或創新經營考量下,不斷調整就業模式,使得薪資難以大幅成長。然而,台灣社會多數家庭收入來自薪資所得,若未能隨著經濟成長有所增加,則代表一般家庭收入減少。

坦然言之,隨著經濟環境快速變化與產業技術大幅進步,贏者獨享比重已日益增加的台灣社會,與其大肆宣揚經濟成長重返四條小龍之首、人均所得超過2萬5千美元、股市突破萬二等數據,不如透過政策促進社會資源分配更加公義,尤其救助貧窮線之下家庭自立更生,以及輔導接近貧窮線家庭創生脫貧,達到擴大社會「贏者圈(Winners circle)」擺脫貧窮化,讓民眾共同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極為迫切。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