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戴肇洋-「三三現象」讓民眾對政府作為無感20181115

觀念平台-「三三現象」讓民眾對政府作為無感

2018年11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年底地方選舉倒數計時,隨著「北漂」、「老窮」議題發酵,除讓本來頗為冷淡的選舉氛圍瞬間掀起熱潮外,更進一步引發民眾對台灣經濟狀況及未來發展的關心與重視。其實,不久之前領導當局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時,曾經意氣風發指出,目前台灣是「20年以來經濟最好」的狀況;無獨有偶,最近執政團隊利用各種公開場合,更是大肆宣揚去年各項經濟指標表現頗為亮麗,許多項目均是創下「歷史新高」。

 

尤其在全球各國因美中貿易爭端持續、地緣政治衝突未歇等負向風險因素,而先後調降經濟成長幅度下,我們則是因美中貿易爭端所延伸的訂單移轉、台商回流等帶來正向現象,而微幅調升。此外,配合之前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四年4,2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減稅加薪、長期照護2.0公共計畫」等政策加持,顯示台灣經濟結構型態正在逐漸脫胎換骨,民眾對政府積極從事改革與推動創新的作為理應有感。

儘管政府認為台灣經濟已經脫胎換骨,然而從選舉氛圍中卻又發現,民眾似乎對政府的作為無感,甚至可能是反轉勝負結果的關鍵因素。為何如此?個人認為,或許可以將其原因歸納為三個「三」種現象:

第一個「三」是經濟的「三溫」,其所呈現的包括:「外熱內溫」,出口貿易熱絡暢旺、內需消費卻又溫和保守;「大熱小溫」,大型企業經營獲利很好、中小企業經營卻又生意慘淡;「北熱南溫」,北部的服務業撐得住、南部的服務業卻又上不來等現象。

第二個「三」是社會的「三M」,其所呈現的包括:「所得M型化」,中所得階層加速沒落、低所得階層則是大幅增加;「工時M型化」,高薪行業工時短縮、低薪行業工時則是不斷延長;「薪資M型化」,高新科技薪資上揚、傳產零售薪資則是長期停滯等現象。

第三個「三」是族群的「三立」,其所呈現的包括:「統獨對立」,兩岸關係調整陷入意識型態,導致企業降低投資、青年出走就業;「勞資對立」,一例一休修正忽略工作多元,造成勞方未蒙其利、資方先受其害;「世代對立」,年金改革淪為民粹思維,引發年輕族群相對剝奪、高齡長者極端不安等現象。

也就是說,政黨輪替完全執政兩年以來,政府面對內、外在極錯綜複雜的環境之下,在處理經濟議題上,其接觸的是個別表面假相,根本沒有深入探究找到整體脈動趨勢,加上政策越走越短期、措施越來越媚俗,導致難以掌握上述所呈現的現象及對症下藥加以解決。此乃迄今為止,為何政府在經濟議題上所指出的各項指標數據或所推動的許多政策願景,均讓民眾對政府的作為無感,甚至遭到社會各界批評原因所在。

舉例來說,最近出口創下兩年以來新高,加上美中貿易爭端延伸訂單移轉及台商回流;但是,令人納悶的是景氣上揚,為何股市卻從10977高點持續下跌?再者,依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定期所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on-Manufactoring Index)調查,其中前者10月下滑至51.8%,創下30個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至於後者也是持續下跌至49.9%,跌破50%榮枯界線,去年3月以來首度轉為緊縮。由此顯示,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景氣混沌,已呈現提前反映之現象,不容輕忽。

很顯然地,政府兩年以來在治理思維上,並未將經濟議題核心聚焦「民之所欲」為優先,而是利用民粹主義以政黨利益為前提。再者,在處理過程中,缺乏理性溝通,甚至無視社會氛圍,加上採取先射箭、再畫靶作法,使得部分政策藍圖模糊、程序暴衝。這些背離現象,在無形中不斷暈染,導致民眾對政府的所作所為無感,甚至對政府的執政信心下降。

誠如《經濟學人》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若欲將更繁榮的經濟歸納為政治人物的功勞,則其政策必須取得民眾有感」。在此同時,我們期待領導當局或執政團隊如果希望台灣經濟能夠脫胎換骨,尤其面對最近數年已不如鄰國的經濟成長數據,並非自以為是認為「方向正確、表現亮麗」,而是必須透過專業、自省能力檢視、省思既有各項政策,是否有所不足或錯誤需要調整、修正之處。唯有如此,始能引發民眾真正有感。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