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輯要]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2022-08-13
[央廣網]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與合作網]
[歐洲頭條]
[福建鳳凰網]
[華廣網]
[華夏經緯網]
[台灣全球新聞網]
[東方網]
[中國新聞網]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線上舉辦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2-08-07 09:29:28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記者繆璐)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6日通過上海和台北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
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突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
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美好未來。
[海峽之聲]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雲上共探中元文化內涵
來源:海峽之聲| 2022-08-07 09:49:04
海峽之聲廣播電台上海8月6日消息(記者程娟娟)6日,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在上海和台北連線召開。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
本屆論壇是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
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突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
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最強大動力。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人民來溝通,而不是被外人左右,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偉大美好未來。
[香港文匯網]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線上舉辦
2022-08-08 04:39:34台灣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6日通過上海和台北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網絡出席,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在當前兩岸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殊意義。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最強大動力。
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凸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
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在當前兩岸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殊意義。說明大陸爭取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沒有改變,大陸仍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落實「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沒有改變,仍繼續執行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的政策。一方面對「台獨」分裂勢力要堅決打擊,另一方面對廣大台灣同胞則厚植親情。
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最強大動力。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人民來溝通,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美好未來。
上海台灣舉行第九屆兩岸民俗文化論壇
兩岸 2022-08-06 18:02:19
記者張帆報道: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6日在上海和台北連線召開。本屆論壇是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即將到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
洪秀柱:先人墓碑上有最鏗鏘記憶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應邀出席論壇,並專門發來了視頻致辭。洪秀柱深情地表示,中國人的慎終追遠,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民族心靈的傳承。在台灣先人的墓碑,透露着許多兩岸同為一家的訊息。在墓碑上,刻着從大陸各省各縣各府的名稱,彷彿是一部時光機一般,告訴着後世的子孫不要忘了自己是從哪裏來,告訴後世的子孫,即使在台灣落戶定居一二百年,最終的根,還是在海峽的另一端,兩岸同文同種,血緣系出同脈。
「在無聲的石碑上,我們得到了最鏗鏘的回憶。」
和平交流繼續推進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在當前局勢緊張的背景下,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殊意義。說明大陸爭取和平統一、落實「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沒有改變,仍繼續執行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的政策。一方面對「台獨」分裂勢力要堅決打擊,另一方面對廣大台灣同胞要厚植親情。
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亦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最強大動力。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人民來溝通,而不是被外人左右,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偉大美好未來。
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當天論壇還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突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
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網易]
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第九屆民俗(清明)文化論壇
2022-08-06 14:11:31 來源:新民晚報 上海 新民晚報訊(記者江躍中)8月6日,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在上海和台北連線舉辦,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交流研討。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出席並致辭,市台辦二級巡視員顧祖華等參加相關活動。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專門為論壇錄製視頻表達祝愿。
據介紹,本屆論壇是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突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中國道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丁常云、中國書法家協會餘晉岳、陳華金等大陸書畫家以及台灣十餘位書畫家為論壇揮毫潤色。
[騰訊平台]
[鳳凰新聞]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6日在上海勝利召開
大众视窗
08/09 22:10爱心认知世界,乐善提升自我,传递身边正能量。 来自湖北
上海讯:图文 黄志明 编辑 韩同瑞:两岸近百名嘉宾通过云端,围绕中华传统节日——中元节的民俗礼仪和文化内涵进行交流研讨。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专门为论坛录制视频表达祝愿。
论坛通过纪录短片、诗词朗诵、书画笔会、学术研讨等多样化活动形态,探究了中国人敬祖孝亲、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突显了中华文化儒释道和睦相处、相互融合的鲜明特色,展示了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化基因。
在学术讨论环节,两岸专家学者围绕“携手传承民俗礼仪、共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题,从文化探源、仪式建构、融合演变、传承发展等视角,对中元节的民俗礼仪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两岸民俗专家应同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论坛主办方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秘表示,在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两岸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论坛顺利举办说明大陆落实“两岸一家亲”的政策没有改变,继续执行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的政策。
论坛合办方台湾中华诗词艺术协会理事长谢明辉表示,两岸血浓于水,共同的语言文化习俗礼仪是交流往来的最坚固纽带,也是未来和平统一的最强大动力。两岸的事应该由两岸人民来沟通,而不是被外人左右,愿两岸携手合作,共迎伟大美好未来。
[中評社]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清明)文化論壇舉行
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8月6日,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在上海和台北連線召開。本屆論壇是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出席並致辭,市台辦二級巡視員顧祖華等參加相關活動。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專門為論壇錄製視頻表達祝愿。
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突顯了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鮮明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近期,佩洛西竄訪台灣,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譴責佩洛西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論壇主辦方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在當前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殊意義。說明大陸爭取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沒有改變,大陸仍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落實“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沒有改變,仍繼續執行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的政策。一方面對“台獨”分裂勢力要堅決打擊,另一方面對廣大台灣同胞則厚植親情。論壇合辦方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最強大動力。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人民來溝通,而不是被外人左右,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偉大美好未來。
中國道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丁常云、中國書法家協會餘晉岳、陳華金等大陸書畫家以及台灣十餘位書畫家為論壇揮毫潤色。
[工商時報]
[中時新聞網]
兩岸民俗文化論壇登場 弘揚中感念祖恩價值觀
18:222022/08/06 中時 李侑珊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與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合作,於今(6)日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主辦單位提供/李侑珊台北傳真)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與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合作,於今(6)日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此次論壇以兩地線上共聚的方式舉辦,匯聚專題研討、詩詞朗誦與聯合書畫創作等三種文化交流方式進行。「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在兩岸各地舉辦了八屆,本次聚焦於華人重要民俗節日-中元節為核心開展活動,希望能夠弘揚中元文化,彰顯感念祖恩、兼濟蒼生的價值觀。
開幕致詞兩岸共有四位貴賓獻李驍東表示,兩岸藉由中元節共同匯聚文化傳承,代表著兩岸一家的文化同源與兩岸一家親的慎終追遠的重要觀念,也就是孝道文化的傳承,祝賀論壇以不同形式展現兩岸共通文化。
陳士良表示,兩岸民俗論壇已舉辦九屆,環繞華人主要重大節日開展討論,此次擇以中元節,更能突顯兩岸共通的民間信仰、祭祖及慎終追遠與共通記憶。舉辦民俗文化的起源,是來自於10年前台灣里長帶著榮民遺骨,魂歸故土的故事,代表著兩岸連結的深深記憶。
張平沼表示,兩岸需要交流,對於兩岸的經濟與文化都有極大的幫助。兩岸就是一個共同的文化體,透過文化一定能激起兩岸人民更好的交流。
洪秀柱在視頻中表示,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記憶與復興中華文化的目標,有著共同的根,更是心靈精神的傳承,並深切的表達對兩岸和平的期望,並對此次論壇表達祝賀。
在文化交流的專題中,兩岸詩人,分別就此次主題,創作了中元紀念詩詞,有孫遜朗誦《中元夜百花洲作》、謝明輝朗誦《中元搶孤》、陳書婷朗誦《繁星點點》。臺灣並組織朗誦團,吟誦《中元盂蘭盆節》一詩,最後兩岸合誦《滿江紅 中華情》。現場更匯集8位書畫家,共同為此次中元民俗文化揮毫創作。
在論壇部分,舉辦了一場次專題演講,兩場次的專題討論。專題演講有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仲富蘭,以對中元節主題的文化思考,介紹了中元文化的脈絡與特點,並重點介紹了上海中元節的歷史特色。另嘉義民雄大士爺廟顧問黃金山,以民雄大士爺廟中元普渡的儀式建構,介紹了台灣民雄大士爺在中元普度時的儀式與文化祭典的信仰意義,以及地方信仰的凝聚表現出的在地化特色,發展出地方文化祭的特色。。
第一場專題討論主軸為中元節的文化內涵與當代發展,由金環太子會的洪麗華與潘家齊、上海社科院民俗學畢旭玲、台灣競爭力論壇副研究員翟子睿等四位參與。洪麗華與潘家齊特別介紹了所屬的宗教會團,以中元節活動帶入傳承、人本、公益與美學的價值,使會團經營更加年輕化,並運用網路行銷的方式,讓信仰能讓更多年輕信眾能接受與參與。畢旭玲介紹了中國秋祭與中元節的知識脈絡,從漢代的月相延伸討論節氣與中元的關係。翟子睿介紹了中元節民間三教融合的與演變,歸結出中元節所發揮的共存、凝聚、傳承及教化的四個功能價值。
第二場專題討論主軸為中元節的儀式建構與時代發展,由中國道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丁常雲、玄奘大學前助理教授蕭友信、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程鵬等三位參與。丁常雲介紹了中元節的祭祖傳統及其儀式內涵,當中就中元節的歷史背景、敬仰大地及弘揚孝道的傳統祭祀哲學脈絡作了一個清晰的梳理。蕭友信對臺灣道教民間普度的儀式有著豐富的解說,匯整並說明了台灣習俗的累積與變化。程鵬以上海當地為探討主軸,詳細介紹了上海當地中元節的傳承與發展。本場次介紹了兩岸地方的中元習俗與文化特色,表現出共同的華人信仰精神意義。並提出中國當代舉辦大型中元普渡的思考方向。
論壇最後,此次主辦方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論壇的舉辦代表兩岸雖然兩會封凍斷鍊,不相往來,但民間往來交流依然熱絡,不曾斷裂,論壇中可以看到,兩岸文化有著共通的語言與宗教習俗是交流往來的最強紐帶。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此次活動的專題研討、詩詞朗誦與聯合書畫各方面表現兩岸民間文化的多元性與共通性,深信兩岸文化是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上祝福,有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前院長陳士良、台灣曜華集團總裁張平沼、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預錄視頻)等共同祝賀。
[聯合新聞網]
兩岸民俗論壇 百人雲端交流
2022-08-08 00:20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6日通過上海和台北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近百名嘉賓通過雲端,圍繞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交流研討。
中新社報導,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發展而來,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與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聯合舉辦。論壇通過紀錄短片、詩詞朗誦、書畫筆會、學術研討等多樣化活動形態,探究了中國人敬祖孝親、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凸顯中華文化儒釋道和睦相處、相互融合的特色,展示了兩岸血脈親情的文化基因。
在學術討論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攜手傳承民俗禮儀、共同發展中華文化」的主題,從文化探源、儀式建構、融合演變、傳承發展等視角,對中元節的民俗禮儀和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交流。各界認為,兩岸民俗專家應同心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在當前兩岸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殊意義。說明大陸爭取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沒有改變,大陸仍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落實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沒有改變,仍繼續執行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的政策。
台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兩岸血濃於水,共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禮儀是交流往來的最堅固紐帶。兩岸的事應該由兩岸人民來溝通,願兩岸攜手合作,共迎美好未來。
[蕃薯藤]
[match生活網]
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兩岸中元民俗文化的多元交流
報新聞/ 2022.08.08 00:05
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與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合作,於2022年8月6日(六)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此次論壇以兩地線上共聚的方式舉辦,匯聚專題研討、詩詞朗誦與聯合書畫創作等三種文化交流方式進行。「海峽兩岸民俗文化論壇」,在兩岸各地舉辦了八屆,本次聚焦於華人重要民俗節日-中元節為核心開展活動,希望能夠弘揚中元文化,彰顯感念祖恩、兼濟蒼生的價值觀。
開幕致詞兩岸共有四位貴賓獻上祝福,有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前院長陳士良、台灣曜華集團總裁張平沼、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預錄視頻)等共同祝賀。
李驍東表示,兩岸藉由中元節共同匯聚文化傳承,代表著兩岸一家的文化同源與兩岸一家親的慎終追遠的重要觀念,也就是孝道文化的傳承,祝賀論壇以不同形式展現兩岸共通文化。
陳士良表示,兩岸民俗論壇已舉辦九屆,環繞華人主要重大節日開展討論,此次擇以中元節,更能突顯兩岸共通的民間信仰、祭祖及慎終追遠與共通記憶。舉辦民俗文化的起源,是來自於10年前台灣里長帶著榮民遺骨,魂歸故土的故事,代表著兩岸連結的深深記憶。
張平沼表示,兩岸需要交流,對於兩岸的經濟與文化都有極大的幫助。兩岸就是一個共同的文化體,透過文化一定能激起兩岸人民更好的交流。
洪秀柱在視頻中表示,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記憶與復興中華文化的目標,有著共同的根,更是心靈精神的傳承,並深切的表達對兩岸和平的期望,並對此次論壇表達祝賀。
在文化交流的專題中,兩岸詩人,分別就此次主題,創作了中元紀念詩詞,有孫遜朗誦《中元夜百花洲作》、謝明輝朗誦《中元搶孤》、陳書婷朗誦《繁星點點》。臺灣並組織朗誦團,吟誦《中元盂蘭盆節》一詩,最後兩岸合誦《滿江紅 中華情》。現場更匯集8位書畫家,共同為此次中元民俗文化揮毫創作。
在論壇部分,舉辦了一場次專題演講,兩場次的專題討論。專題演講有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仲富蘭,以對中元節主題的文化思考,介紹了中元文化的脈絡與特點,並重點介紹了上海中元節的歷史特色。另嘉義民雄大士爺廟顧問黃金山,以民雄大士爺廟中元普渡的儀式建構,介紹了台灣民雄大士爺在中元普度時的儀式與文化祭典的信仰意義,以及地方信仰的凝聚表現出的在地化特色,發展出地方文化祭的特色。
第一場專題討論主軸為中元節的文化內涵與當代發展,由金環太子會的洪麗華與潘家齊、上海社科院民俗學畢旭玲、台灣競爭力論壇副研究員翟子睿等四位參與。洪麗華與潘家齊特別介紹了所屬的宗教會團,以中元節活動帶入傳承、人本、公益與美學的價值,使會團經營更加年輕化,並運用網路行銷的方式,讓信仰能讓更多年輕信眾能接受與參與。畢旭玲介紹了中國秋祭與中元節的知識脈絡,從漢代的月相延伸討論節氣與中元的關係。翟子睿介紹了中元節民間三教融合的與演變,歸結出中元節所發揮的共存、凝聚、傳承及教化的四個功能價值。
第二場專題討論主軸為中元節的儀式建構與時代發展,由中國道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丁常雲、玄奘大學前助理教授蕭友信、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程鵬等三位參與。丁常雲介紹了中元節的祭祖傳統及其儀式內涵,當中就中元節的歷史背景、敬仰大地及弘揚孝道的傳統祭祀哲學脈絡作了一個清晰的梳理。蕭友信對臺灣道教民間普度的儀式有著豐富的解說,匯整並說明了台灣習俗的累積與變化。程鵬以上海當地為探討主軸,詳細介紹了上海當地中元節的傳承與發展。本場次介紹了兩岸地方的中元習俗與文化特色,表現出共同的華人信仰精神意義。並提出中國當代舉辦大型中元普渡的思考方向。
論壇最後,此次主辦方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論壇的舉辦代表兩岸雖然兩會封凍斷鍊,不相往來,但民間往來交流依然熱絡,不曾斷裂,論壇中可以看到,兩岸文化有著共通的語言與宗教習俗是交流往來的最強紐帶。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此次活動的專題研討、詩詞朗誦與聯合書畫各方面表現兩岸民間文化的多元性與共通性,深信兩岸文化是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