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月刊]戴肇洋:扶植小微企業發展實現小康社會20190401

[觀察月刊]

 扶植小微企業發展實現小康社會

2019年4月1日             戴肇洋(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2018年以來所引發的中美貿易爭端,讓中國大陸經濟受到影響,雖目前逐漸呈現和解曙光,但未來仍存在不少難以掌握的風險;加上經濟型態需要更進一步開放,使得日前剛閉幕的「兩會」工作報告,顯得格外重要。

2019年是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40年以來,在經濟發展上面對挑戰與迎接機遇相互交織最為嚴苛的一年。其中,除了已持續一年的中美貿易爭端必須加速解決之外,是中共在迎接建政70周年,同時是挑戰2020年中共建黨百年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邁入先進國家之林,實現均富首個「百年」奮鬥目標願景最重要的一年。

 產業結構須創新轉型發展

溯及上述,其實中國大陸早從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內容中,已經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列入未來五年追求的願景;同時,以推動產業結構創新轉型發展,作為達到目標的引擎。亦即中國大陸產業結構是否創新轉型發展,已成為未來社會完成脫貧,邁入均富的基礎。

儘管,中國大陸期待於2020年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願景;但筆者認為,其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是否能夠落實扶植長期以來被忽略具有創造就業與增加所得的「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是其達到目標最為重要的核心關鍵。歸納其原因,或許可以從大陸「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兩個不同層面加以論述。

從經濟成長的層面觀察

先從經濟成長的層面觀察,近年以來,中國大陸領導高層了解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所採取的外需型促進經濟成長策略,已經無法因應未來全球環境急劇變化,必須將其調整為內需型經濟型態,包括:建立內需消費成長機制,促進經濟結構由依賴出口,轉型為依賴消費、投資、出口,相互作用拉抬經濟成長;加速提高農業技術,促進製造業高端升級,以及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生根,同時建立服務業角色,藉以降低對製造業的依賴、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使得各級產業在相互協調中加速轉型;推動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連結,協調區域經濟加強互動,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等路線,擴大推動內需消費。

上述從外需型轉型為內需型經濟路線中,其成長機制乃是,如何提高民眾,尤其增加頗龐大的農民收入,是需要藉由扶植小微企業發展,促進所得成長作為拉抬的引擎。其實,這些問題已隱含著大陸實施改革開放之後,其資源配置不佳所衍生的城鄉發展失衡、區域經濟落差與產業結構不均等,在影響大陸社會型態正常發展的同時,也已衝擊到其經濟型態的轉型。

 就社會發展的層面切入

再就社會發展的層面切入,大陸過去40年以來,雖以經濟發展主義的路線達到國家轉型目標,但卻又無法在其經濟導向發展主義架構內,解決社會體制改革問題。其實,大陸領導高層瞭解,經濟成長是推動社會體制改革的前提,近年來在許多政策規劃中,特別將涉及社會體制的收入分配列入追求目標,並在經濟轉型論述上將保障民眾收入納入議題之一環,以作為改善民眾生活,加速推動經濟轉型的基礎。

不可否認,中國大陸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資本主義的後盾支援下,其國有企業不斷擴張發展,讓具有增加就業機會與提高民眾所得的中小企業,尤其小微企業生存的空間受到擠壓。亦即中國大陸未來在擴大實施內需政策中,其收入分配政策思維需要先行扶植小微企業生存發展,以增加民眾所得,作為逐步推動社會體制改革的基礎,始能漸進消弭貧富不均的現象。

在學理上,雖小微企業在整體經濟表現上地位並不顯著,但在社會經濟活力上,卻又因小微企業具有自由競爭、共生進化、市場縫隙、廠商群聚等特性,而能夠於經濟群體中自我生存、共同發展。尤其無法忽略的是,小微企業對於促進市場競爭的功能、推動新創事業的引擎、創造就業機會的泉源、活絡地方經濟的動力等層面,都呈現出巨大貢獻。

全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坦言之,小微企業已成為未來大陸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要經濟持續成長,就必須在政策思維上,徹底扭轉長期以來受到忽略的「國進民退」現象;同時,透過扶植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增加民眾所得水準,以滿足其生活的基本需求,讓全體國民能分享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成果。唯有如此,始能藏富於民,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邁入先進國家之林的願景。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