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戴肇洋》擴內需才是大陸經濟最大挑戰20181227

[中時]

戴肇洋》擴內需才是大陸經濟最大挑戰

2018年12月27日 19:18

戴肇洋(作者為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

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3個月,雖可稍微減緩對大陸經濟的衝擊,但從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工作方向中發現,除了重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個維穩」之外,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等三大項目持續列入為攻堅核心,顯示未來數年大陸經濟仍面對著下行壓力。

大陸經濟未來是否可能陷入衰退困境?是目前國際社會重視的焦點。以發展階段的理論來看,大陸經濟從過去高速成長階段,轉型為現在中速成長階段,其實屬於常態。但在貿易表現對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持續下降狀況下,未來若欲達到經濟持續中速成長,其內需潛力充分發揮與否,是關鍵之所在。這些觀察指標,包括:

其一,結構型態是否順利轉型。大陸在快速崛起後,如何能夠從開發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同時達到經濟持續成長,其前提在於結構型態調整。因此,未來在宏觀經濟上,必須從外需拉動轉型為內需拉動、從製造業主導轉型為服務業主導;在微觀經濟上,必須從購買產品轉型為購買服務、從購買低檔的產品與服務轉型為購買高檔的產品與服務;在產業創新發展上,必須從傳統產業透過技術研發轉型為新興產業;在技術附加價值上,必須從勞動/低附加價值轉型為資本/高附加價值。

其二,區域發展是否呈現均衡。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迄今40年,雖讓經濟快速崛起成為大國,同時逐漸擺脫貧窮朝向富裕之路,但卻因政策規畫的偏差與資源配置之扭曲,而呈現中西與東北部整體發展相對不如東、南部沿海省分失衡現象。因此,未來在區域發展上,必須加強區域建設,達到落實均衡格局,進而促進經濟持續成長。

其三,經濟制度改革是否逐步完成。雖目前大陸經濟總量規模已經超「德」越「日」,僅次美國,但迄今國際社會始終認為,大陸經濟制度改革幅度並未隨著崛起同步推進,除了市場准入門檻偏高之外,包括:行政體系僵化、國有企業寡占、金融法規落後等障礙。因此,未來在經濟制度改革上,必須針對這些迫在眉睫項目逐步完成,讓開放的幅度不斷深化,充分發揮內需潛力。

其四,城鎮發展進程是否持續落實。從大陸官方公布的數據分析,雖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略高於全球的平均水準,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卻僅42.35﹪,顯示城鎮發展進程仍處於中期階段,仍有成長空間。因此,未來在城鎮發展上,必須透過農民進城大幅提高消費水準,藉以帶動住房、交通、公共基礎建設投資的增加,以及工業產品需求之快速成長,讓消費與投資成為支撐經濟成長的動能。

從上述中顯然可以發現,未來促進大陸經濟持續成長的引擎在內需潛力充分發揮與否。儘管,目前面對內部環境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以及來自外部環境部分糾葛持續圍繞,已成為大陸經濟發展過程無法避免的挑戰;然而,在大陸現行黨國威權治理下,得以順利執行許多政策,尤其極易取得管控可能風險,並不一定產生難以收拾危機,甚至影響未來經濟成長力道。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