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戴肇洋 :台灣亟需超前部署 ECFA即將屆滿衝擊20200414

[中時]

專家傳真-台灣亟需超前部署 ECFA即將屆滿衝擊

2020/04/14 工商時報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今年以來,在政府相關部會針對新冠疫情對台灣經濟造成的衝擊積極進行超前部署的同時,卻又無法忽略將可能影響未來數年台灣經濟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今年9月即將實施屆滿10年。雖世界貿易組織(WTO)並未明文規定,若兩岸ECFA在10年期限內沒有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則必須終止;但兩岸ECFA第16條明文規定,若其中一方提出終止,則兩岸ECFA於屆滿10年後自動失效。

儘管,最近政府主管大陸事務單位表示,兩岸ECFA後續相關協議,因政治因素而停止協商,希望兩岸之間能夠「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期待中國大陸持續兩岸ECFA。然而,其背後卻隱含著,兩岸ECFA一旦被迫終止,加上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未來數年台灣經濟將面對的,是一個「山雨欲來」的陰霾,甚至是「雪上加霜」之困境,其風險不容小覷。

無庸置疑,由於WTO杜哈回合多邊談判陷入停滯,使得全球各國無不積極尋求與其重要貿易往來的國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或是加速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藉以重新打造多元出口管道,達到分散市場風險。目前全球已形成區域整合的經濟組織,除了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經日本主導後將其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外,以中國大陸倡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未來發展潛力,最為受到國際社會矚目。

亦即台灣積極推動簽署兩岸ECFA,其目的在於透過ECFA平台,超前部署近年以來上述以亞太國家為主體的區域經濟整合。尤其是2019年底達成共識的RCEP區域經濟組織,此對長期與RCEP各國貿易、投資往來極為密切的台灣經濟而言,未來在國際社會空間上,顯得格外重要。依據資料統計顯示,目前RCEP國家占台灣對外貿易金額的比重達到59%,已超過CPTPP國家的25%,如果無法參與RCEP區域經濟組織,勢必非常不利台灣參與區域內部產業競爭。

長期以來兩岸關係糾葛矛盾,始終是台灣參與國際舞台難以撤除的藩籬,台灣是否能夠順利加入上述區域經濟整合,尤其參與RCEP的關鍵是中國大陸態度。亦即如果兩岸關係持續對立,台灣根本難以在WTO會員下以獨立關稅領域之名義提出加入RCEP及CPTPP區域經濟組織,此將使得台灣經濟面對邊緣化風險,甚至加速台灣產業陷入空洞化危機。

一旦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則台灣勢必更加無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此恐將名實相符淪落為亞太經濟的「孤兒」。面對此一狀況之下,究竟如何始能擺脫困境?其實,唯有捨棄意識型態糾葛,以及想方設法改善已僵持超過三年的兩岸關係;尤其必須先行維穩兩岸ECFA,包括:立法通過已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加速簽署已協商接近共識的兩岸貨物貿易協議,藉此機會重新建立兩岸默契,別無他途。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中可以發現,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上所扮演的角色難以撼動。面對中國大陸(包括港澳)是目前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及第一大出口地區,其占台灣出口金額的40%左右,是台灣對外貿易最大的順差來源,近年每年順差超過700億美元以上,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能。因此,若能透過兩岸ECFA加持,除了可以減少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障礙之外,進而協助台商藉此進行全球市場佈局,創造雙贏格局。

整體而言,面對國際政治及外交現實環境之下,台灣既沒有天真的權利,也沒有樂觀之理由。至於未來部署策略如何?其實,重中之重在於,積極改善已僵持超過三年的兩岸關係。因此,台灣無法否認,ECFA是兩岸經濟加強往來的基礎及產業深化合作之根本,同時是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之下,避免經濟被孤立化、產業被邊緣化的基礎。

畢竟目前台灣在全球產業鏈上仍扮演著頗關鍵的角色,若能順利參與CPTPP,甚至突破障礙更進一步參與RCEP,將有助於產業加速升級轉型發展,進而促進經濟持續成長。若兩岸ECFA因無法持續而被迫失效,則除了造成台灣可能失去極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國大陸市場之外,屆時台灣經濟恐將因產業加速外移而造成投資低迷、低薪持續、失業人口增加等負面結果接踵而至,導致社會呈現大幅衰退景象,此為令人憂慮之處。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