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 ] 戴肇洋:與其租稅特赦 不如創造投資標的 20180730

[中時] 

觀念平台-與其租稅特赦 不如創造投資標的

2018年07月30日 04:09 工商時報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近年以來,美國、日本及部分歐洲國家不約而同透過各種減稅方案,在特定期間內提供租稅優惠,吸引企業海外資金回流投資,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面對世界各國積極爭取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展開「搶錢」之下,最近立法委員特別提出「促進境外資金回國投資特別條例」草案,希望透過租稅特赦,鼓勵台商海外資金回流,藉以活絡台灣經濟。

儘管,前揭提案未來可以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進而厚植投資動能,其將會對促進台灣經濟的活絡帶來正面貢獻。然而,如果更進一步觀察提案「核心價值」,除海外資金回流來源認定困難外,值得我們從客觀的數據加以檢視,亦即目前國內是否因存在資金不足,而需要透過租稅特赦,藉以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以達到活絡經濟之目的?

首先,先從主計總處儲蓄調查預估來看,由於投資、消費成長呈現停滯現象,使得今年國內超額儲蓄額恐將達到2兆2千8百餘億元,持續六年突破二兆元,其超額儲蓄率則是持續六年超越一成,顯示近年以來因投資、消費疲弱,而衍生超額儲蓄。

其次,若以經濟部所推動的民間重大投資統計觀察,今年僅有配合執行能源政策轉型,大致集中離岸風力發電案件,過去民間重大投資包括:電子、生技、資通訊、半導體等案件,反而呈現停滯現象,似乎反映政府未能有效解決民間企業投資環境所面對的「五缺」困境,使得其提高對投資前景之疑慮,進而降低投資台灣意願,導致國內資金氾濫。

此外,再從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公布的銀行機構存、放款統計資料,以及上市、櫃企業海外投資收益回流金額統計報告,分別加以分析。先就前者銀行機構存、放款來說,截至2018年5月為止,其存款總額累計達到37.73兆元、相對放款總額累計卻僅27.45兆元,更加說明民間企業投資狀況頗為低迷,造成目前高達10兆元過剩閒置資金。

至於後者上市、櫃企業海外投資收益回流而言,截至2017年12月為止,前往中國大陸投資共有1,192家,占全部海外投資1,651家的72.20%,累計投資金額2.3兆元。由於前年中國大陸公布實施「肥咖條款」,在避稅考量下,2017年中國大陸投資收益回流金額達到4,031億元,比較2016年大幅增加1,015億元,占累積投資金額2.3兆元的比重已上升至17.52%,創下歷年以來新高,由此可見上市、櫃企業資金存量頗為充沛。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發現,目前國內在投資上所存在的問題,並非資金存量「少」,而是民間企業投資意願「低」,尤其去年投資率僅有19.78%,創下投資率八年以來新低。換句話說,雖透過租稅特赦將有助於吸引企業海外資金回流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卻又難以擺脫其背後所隱藏的協助富人減稅疑慮,甚至再度重蹈過去降低遺產稅率,造成海外熱錢回流淪為炒房覆轍,其未來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恐將是弊多利小之選擇。

無庸置疑,台灣受到先天資源貧乏、市場規模不足限制,透過不斷投資、帶動產業加速升級轉型,藉以創造出口增加,達到促進經濟持續成長,已成為長期以來台灣難以擺脫的自我生存發展法則。亦即若經濟未能持續注入新力道,則產業無法不斷產生新活水,如此不但造成經濟成長不易有所突破,而且導致產業轉型更加受到限制。

在此同時,我們認為未來在策略選擇上,與其採取極易造成社會疑慮的租稅特赦,不如透過政策工具「創造」吸引民間企業之投資標的,藉以鼓勵台商海外資金回流投資,進而達到活絡台灣經濟。至於這些策略方向,除了積極協助台商從事併購海外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或維持生存安全的農礦事業之外,則是提供租稅稅率減半優惠,接軌投資政府所推動的政策,包括:前瞻基礎建設、創新研發產業、長照服務、托育體系等領域。

坦然言之,目前台灣民間企業在投資上缺少的是,並非資金存量,而是缺少可以厚植產業技術、提高民眾生活、促進社會安定等投資項目。這些不是利用租稅特赦,就可以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投資。畢竟,採取訂定專法透過租稅特赦模式,一旦實施過程失控或乖離,未來其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恐將更加嚴重,得失之間,頗為值得我們加以深思與警惕。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