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 謝明輝:中美貿易戰 世界經貿秩序重整20180719

[中評社] 

謝明輝:中美貿易戰 世界經貿秩序重整

2018-07-19 00:26:49

中評社台北7月19日電(中評社特約作者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一、美國掀起全球貿易戰的現況

(一)國際反彈現況

6月1日凌晨起,美國政府針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等進口的鋼、鋁分別課徵25%和15%的關稅,正式掀起全球貿易戰,多國相繼反擊。加拿大宣佈自7月1日起針對總價126億美元,從美國進口的除草機、快艇、威士忌、衛生紙等商品徵收10%或25%的關稅,這可說是自二戰以來加國採取最強悍的貿易報復舉動。墨西哥亦然,針對美國進口的鋼鐵、農產品和威士忌等總價30億美元的產品徵收15%至25%關稅。歐盟則宣布自6月22日起針對包括鋼、鋁、農產品、威士忌、牛仔褲和哈雷機車等總值32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反制關稅。其中,美國哈雷機車輸歐的關稅從6%提高到31%,一舉打到美國企業痛處。哈雷機車,這個美國代表性的機車巨頭,為免對歐業務造成重大傷害,已宣布要將部分生產轉移至海外,以規避新增關稅成本。歐盟的反擊動作,讓特朗普極為不滿,威脅加碼課徵從歐洲進口的汽車20%關稅。偏偏歐盟也並不示弱,也擬好了100億美元的報復清單準備回擊,美國所發起的貿易戰火正在全球持續增溫中。

(二)美國內部反對聲浪

同時,美國國內對於特朗普大打貿易戰的各種批評及副作用也一一湧現。除了哈雷機車已經表態要出走,美國國內企業生產成本的上揚,也連累了的廣大消費者叫苦連天。例如:美國房價自去年底開始對加拿大進口木材徵收21%關稅以來,已平均上漲了9000美元;今年1月美國政府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徵收20%的關稅後,洗衣機的價格指數在過去3個月上漲了17%,是近12年來的最大漲幅。美國金寶湯(Campbell Soup)、百威啤酒、惠而浦(Whirpool)等等,也由於鋼鋁進口關稅增加而面臨包裝等成本的上漲。由於受進口關稅增加的影響,美國4口以上之家購買日常用品的支出,每年平均將會多花500美元。通膨壓力使得美國消費者大感吃不消。

這場由美國主動挑起的全球貿易戰,看來將使美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已有包括美國商會、商業圓桌會議、全國對外貿易理事會、美國進出口商協會、全球汽車製造商協會、美國石油業協會等超過270個商業組織聯名支持,呼籲國會通過立法限制特朗普徵收關稅權力的議案。美國國際鋼鐵協會(AIIS)及其企業也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出訴訟,指特朗普政府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加徵關稅違憲,要求下令停止執行。這場貿易戰發展至此,美國也未討到任何便宜,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究竟打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算盤?

二、美國掀起世界貿易戰的核心目的

中國是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今年開春以來美國政府所提交的各項國家安全和世界貿易的檢討報告中,中國是受到調查最多的國家,也是報復金額最高的國家,顯示這場貿易戰的核心其實就是劍指中國。美國之所以將目標對準中國,究其原因就在於想藉此轉移焦點,將美國內部自身的問題外部化。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內部正分崩離析,政府團隊缺乏向心力,一一離去,不論是國務卿、還是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抑或是國家安全顧問、美國貿易代表,頻遭更換、去職,鷹派抬頭。

目前看來,特朗普試圖透過發動一場對外的征戰來轉移內部問題的焦點,提高個人支持度,保其政權,以便重振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國的快速崛起,挑戰了美國霸權,正好讓特朗普用國家安全與經貿不公拿中國開刀,大打貿易戰。此外,美國還加強對中軍事上的制約,除了以“自由航行”為由不斷增強美軍艦在南海周邊水域的巡航,更出售武器給南海周邊各國,並拒絕中國參加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

(一)確保美國單極世界格局體系

特朗普如此甘冒與盟國撕破臉之大不諱,掀起全球貿易對抗狂瀾,目的不外乎為確保美國單極世界格局體系,持續掌握制訂國際經貿遊戲規則的權力,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展開了稱霸世界的進程,尤其在蘇聯解體後,世界主導權已走向美國單極發展的方向。1970年代,戰後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瀕臨瓦解,美國將美元與黃金脫鉤,改植基於在石油之上,藉此塑造了今日的國際經濟秩序與美元霸權,各種國際或區域的協議或組織,都是為了維持這一體系不墜。

(二)遏制“中國製造2025”對美國威脅

然而崛起的中國,不可能停滯於過去和滿足現狀,其原因很簡單,這不符合中國在全球所佔據的人口、土地面積和GDP等的應有比例,也就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中國製造2025”正是作為轉型製造強國的關鍵一步。透過創新制度與技術,催生出一場“新工業革命”,減少對低附加值製造業的依賴,提升中國製造業的地位,取得制訂遊戲規則的世界話語權。但“中國製造2025”同時也讓美國萌生了保護其單極世界霸權的戒心。此番美國政府對中國大打貿易戰,真正的目的不僅是在提高關稅,消弭貿易逆差,更是為了遏制“中國製造2025”對美國未來可能產生的威脅。

 (三)重新塑造美國與盟國的關係

最後,特朗普始終認為,美國為了盟友付出過多,必須重新塑造美國與盟國的關係與彼此間的負擔。因此,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後上台簽署的第一個行政命令,就是正式宣告美國撤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隨後並啟動美國與墨西哥邊界超過3000公里的隔離牆建設;並要求日、韓承擔大部分駐守美軍的軍費支出等。美國各種行徑皆以“美國優先”,以鄰為壑,全面倒退到保護主義的大旗之下,藉由吸收盟國資源,實現其“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夢想。

 三、中美貿易戰雙方的籌碼

特朗普掀起貿易大戰,採取的就是“安內先攘外”的戰略。也就是說,美國國內經濟持續衰退,已無力“整頓全球”,本應“先安內再攘外”,但特朗普卻突破傳統的作風,打破了此一原則,將之變成“先攘外以安內”,並以中國為下手的核心目標。特朗普認為中國大賺美國錢,不斷成長茁壯,已經威脅到美國霸權的利益,因此,只好以中國不公平貿易對待為藉口,築起關稅壁壘,企圖遏止中國的壯大。

(一)美方籌碼

美國處罰中國電信設備大廠中興通訊只是這場貿易戰的前菜。美東時間7月6日凌晨零點一分,美國政府正式開出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啟動對中總價340億美元包括電子、科技、機械、汽車與零組件等818項進口貨品增課25%的關稅。但這也只是特朗普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增報復關稅的第一波,剩下的160億美元商品部分將視後續情況實施。

由於對中34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一出,中國即以同等規模作為反擊,迫使特朗普再度提出警告,將進一步針對總價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這份新研擬加徵關稅商品的初步建議清單已經出爐,全面涵蓋食品、菸草、化學類、礦產類、電子類等6301個項目,預計最快8月底之後公布最終結果。此外,特朗普除了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高額關稅外,為保護美國產業的關鍵技術,更限制中資併購“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業的美國企業。

 (二)中方反擊策略

但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對此,中國回擊表示,將“奉陪到底”,“看誰真正堅持到最後”。年中習近平在一場商會中對著包括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普洛斯(Prologis Inc.)和凱悅酒店(Hyatt Hotels Co.)等美國公司在內的20多位跨國企業負責人表示,“西方有個說法,如果別人打你左臉,你要把右臉也伸過去,而在中國文化中,你要‘以牙還牙’。”此番說法突顯出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不會退縮。而為了避免在關鍵零組件技術上受制於美,反而刺激了中國積極展開在這些項目上的研發。放諸全世界,透過中央調控,將相關企業集合起來統一調配運用,也只有中國的政治體制能夠做到。可以預期,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會解決芯片問題,脫離美國企圖卡住“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

此次中美貿易對抗,很容易被人聯想到1980年代的日本。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本經濟“失落三十年”至今未能復原。但如今的中國不似當年日本,在此次貿易戰中,中國可茲運用的籌碼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進口到中國的農產品。美國中西部農產品是特朗普的票倉,針對這些農產品加徵關稅,正好戳中特朗普的軟肋。對於美國第一波的貿易制裁,中國立即作出反擊,瞄準的就是美國大豆等農產品作為報復,祭出同值34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加徵關稅。此舉直接砍向美國農民的利益,擊向特朗普票源,未來特朗普的連任之路恐崎嶇難行。而中國對美第二份加徵關稅的貨品清單,將包括從美進口的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總價約160億,會視美方後續行動再行宣布。

依此趨勢,美國若升級貿易攻擊,再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則中國勢必也會做出相應反擊,如此一來一往,美國討不到任何便宜。甚至為填補美國農產品進口的缺口,中國已進一步降低美國以外地區的產品關稅,其中更是一舉把從印度、孟加拉、韓國、寮國、斯里蘭卡等進口的大豆稅率降至為零,拉大與美產品的關稅差距,讓美國無法與之競爭。此外,若中國加大反擊力道,直接取消波音(Boeing)客機等的採購訂單,則美國的損失將比想像來得更加嚴重。

最後,還有眾多在中國的美企現在也都“剉咧等”。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蘋果、星巴克、通用汽車(GM)等多家在陸發展的美國跨國企業都開始感到擔心其在中國的市場是否不保。若中國採加強各項檢查等手段,則去年韓國為薩德部署一事得罪中國,導致樂天因消檢而虧損退出的例子,實因鑑不遠。

對美國更加不利的情勢發展是,保護主義把長期以來的美國盟友推向中國一方。特朗普在接受福斯新聞網(Fox News)節目專訪時就表示,歐盟對美貿易上“可能和中國一樣壞”。換言之,特朗普所發起的貿易戰是全球性的,對於美國盟友的傷害其實也不小。歐盟經濟體量與中、美三足鼎立。歐洲各國各有各的盤算,承受力也不盡相同。如今美國掀起的貿易戰,等於是拿著槍指著歐盟各國低頭,逼迫簽下城下之盟。美國這種恃強欺弱、破壞自由貿易的行為,反促使歐盟與中國靠攏。日前出訪歐洲的大陸總理李克強,除和德國簽署了一份價值200億歐元的大單外,並釋放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對此一般都解讀為中國選擇轉頭和歐洲合作,對歐釋出善意,以共同對抗美國。

到如今,美國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火,最明顯的發展只是換來歐盟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報復而已,美國真正的訴求根本未能達成。中國則繼續高舉自由貿易大旗,拉幫結派,抵制美國的單邊保護主義。習近平去年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時即強調,中國大門將繼續敞開,歡迎各國人民乘搭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更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形成中美兩國領袖的強烈對比。如今中美貿易戰的不斷升級,雙方報復行動若持續發展,恐將全球經貿推向萬丈深淵。這場由美國掀起的全球貿易戰何時才會終結,看見黎明?

四、美國掀起的全球貿易戰終將落幕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出身背景,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大亨與電視名嘴。特朗普在商言商的務實性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狂妄言論,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作風,對於美國國內政治甚或是全球政局,都帶來了高度的不確定性。特朗普之所以選擇發動貿易戰,當然著眼的還是保護自身的利益。既然貿易戰開打傷人也傷己,特朗普精明如斯,當然必會設下停損點。這場全球貿易戰何時才會終結,可以從短、中、長三個時期來觀察。

 (一)短期看美國期中選舉

首先,在短期方面,要看美國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今年11月即將舉行的期中選舉,除美國參、眾兩院國會議員外,還有39州州長與地方政府官員要進行改選。特朗普能否保住所屬共和黨在國會保持過半的領先優勢,攸關特朗普執政的未來。這些需改選的州現正在緊鑼密鼓的辦理初選,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正是為了透過“出口轉內銷”的政治手段,拉抬共和黨的聲勢。若由共和黨勝出,代表特朗普的政策受到選民青睞,貿易戰恐將持續。反之,最後若由民主黨贏得選舉結果,特朗普的單邊保護主義將遭遇挑戰,或將熄火。

 (二)中期看特朗普是否連任

其次,若共和黨贏得期中選舉,貿易戰持續下去,則中期就要看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這個時間點。2016年,特朗普靠著美國特有的“選舉人團制度”意外坐上美國總統寶座,也意味著美國走向更為孤立的保護主義路線,貿易戰自此而生。於是從一開始就是“少數總統”的特朗普,如何再次贏得下屆總統大選,會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貿易戰是否終止,就視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了。

(三)長期看“中國製造2025”是否成功

然而長期來看,特朗普企圖遏止“中國製造2025”不論成功與否,美國都已經無牌可打,貿易戰也終將劃下句點。更何況“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有極高的機率達陣,只是時間上遲早的問題。如“紐約時報”所報道,“大陸工業現代化可能無法如期在2025年完成,也許還要再晚好幾年。但大陸將會達成目標,因為現實要求這麼做。”換言之,“中國製造2025”成功的那一天,就是貿易戰最後必將終結的那一天,因為美國霸權將不再獨霸全球、獨領風騷。

五、結論:世界經貿重組 美國被邊緣化

超過半個多世紀,美國坐享全球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巨大好處。但特朗普一上台,卻堅持“美國優先”,使得華盛頓的貿易保護主義全球蔓延,貿易對抗烽火連天。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已行之數十載,包括: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聯合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世界貿易組織(WTO)等,都是美國主導並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秩序體制。此番美國為保護自家產業,掀起全球貿易大戰,動輒揚言退出或廢除行之有年的協議,實在難以想像。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會如此極端用世界領導權換取美國優先,寧以鄰為壑,與世界為敵。

如今,歐盟與日本正式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EPA),近6億人口、占全球GDP約3成的全球最大的經濟圈不久候將成形,這無疑重重打臉特朗普的單邊保護主義。正在崛起的中國也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不僅有人口的利多與廣大的市場,更有高效的“國家治理能力”。從地緣政治來看,中國戰略地位也並不必然需要依附美國,“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轉身向西,面對歐亞,讓美國反成為地緣政治的邊緣。去年5月在北京盛大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內的近三十位外國元首與聯合國秘書長、國際貨幣基金總裁、世界銀行行長等三大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來自美國等130多個國家、70多個國際組織等約1500名代表與會,可謂是中國大陸極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顯示中國大國崛起之勢不可擋。今年7月中在北京舉行的第20次“中歐峰會”中、歐雙方達成聯合聲明,其中“雙方堅定致力於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抵制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推動更加開放、平衡、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雙方堅定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透明、非歧視、開放和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並承諾遵守現行世貿規則”,又再一次打擊特朗普的保護主義。世界經貿正在重組,美國勢將被邊緣化。

然而中、美兩強相爭,若持續互不相讓,各國都將遭受波及,全球經濟皆遭魚池之殃。面對美中貿易對抗煙硝再起,台灣對大陸經濟依存度高達41%,對陸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且眾多產品的終端市場是經大陸輸往美國,此次中美貿易對抗風暴,台灣絕對會被掃到颱風尾,實在令人感到憂心忡忡。然而賴揆在立法院答詢時卻一派輕鬆回應:對台灣大有利、台商會回歸、風險會分散,無怪乎被網友封為“幹話王”。如果與賴揆同黨籍立委蔡適應所言,“對中銷美前20大公司中台灣公司占15家”為事實,那台商利益恐將遭到嚴重衝擊。賴清德身為行政院長,老是出言挑釁對岸,台商要靠他保護,簡直是“請鬼拿藥單”,只能自求多福。弱勢的總統蔡英文也該好好管管強勢閣揆的賴清德,有這樣外行的行政院長,台灣的經濟還有什麼指望呢!

甫落幕的第四次“連習會”意義重大,盼為兩岸嚴峻的情勢演變踩下煞車,借重大陸市場,繼續深化“31項惠台措施”,以保台商與台灣產業的生存發展。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善意應該是相互釋出,尤其在中美貿易大戰之際,兩岸經貿福禍相關。民進黨政府必須改變“仇中”心態,要有同理心,主動展現友好,避免受“親美抗中”所左右而選邊與美一同封殺中國大陸,讓中國大陸感受到咽喉被掐住,增加中國大陸內部惠台政策的阻力,不利台商與台灣各產業。特朗普當選後至今的所作所為,已使得美國失去作為世界老大哥該有的格局與氣魄。美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和國際的地位,將逐漸失去其正面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世界領頭羊的地位漸被中國大陸的崛起所取代。面對此一變局,民進黨政府不可不慎,中美貿易大戰千萬別選錯邊,扼殺台灣的生機。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