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7.10月號]盧信昌:臺灣電力政策的盲點與關鍵解方

盧信昌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今夏以來的連續高溫,無論是高溫日數和月均度,都迭創新高;民生用電的需求隨之飆高,可想而知。尤有甚者,在過去數年間的電力備載,不僅遠低於法定要求的一半;又逢上一連串意外事故的發生,諸如和平電塔倒塌、天然氣開關被誤觸等,而讓走鋼索的電力調配,益形艱難。

更因為核一、核二廠的部分機組,遲遲未能得到國會的同意做並聯發電,終致有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八一五事件爆發—讓大範圍的電廠降載、反覆跳電和區域限電等現象,在臺灣西半部四處竄生。就在八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末裡,北臺灣溫度在午前時分,即達到三十六度;根據台電公司的當日資料,電力總供應在下午一點半的尖峰期也亮出黃燈。當時的核電供應占比,也一舉下降到了個位數的九˙八%;這樣的發展著實令人怵目驚心。

因著日照時間與風場取得的先天差異,臺灣的綠電投資與發電效益,較諸位處高緯度的歐、美國家,原已不如甚多;更在地狹人稠和有著高聳山脈的地形下,各類火力發電裝置所產生的廢氣排放,迭生困難。長期而言,對於公衛品質與住民健康的傷害,影響程度只會日益增高。

觀察積極以共同規範來進行電力結構改造的歐盟,在過去十年間的核電產出,其實下跌不到兩成;而即使是追求綠電目標最為果敢的德國,其核電產能大約減少一半,降為十兆瓦左右。若是拿來與臺灣相比對,同樣酷熱難耐的八月周末,尖峰時間的核電去德國電力供應的十六%;而在離峰時間內,德國核電亮則更高達電力總產出的二十二%。

反觀八月底的臺灣,核電的最高峰,也只佔總供應量的十二%。

這樣的台、德對照,一則反映出德國在過去十年間,雖然做出汰舊減半的決策,卻依然維持核電廠的穩定運轉,至今仍是其不可或缺的基載電力來源;反觀,臺灣在核電依賴的上頭,則似乎超前太多了。其次,德國的太陽能與燃煤、汽發電,可以補足尖峰期的電力需求;逢到周末,則可以將水力、抽蓄發電和天然氣機組,都做出適時的降載降能。

既然臺灣缺少在綠電的大投資,核電依賴的超前表現無疑就是靠著使用火力發電機組所導致,目前已經達到八成二之多;也就是說,燃電機組的高峰期發電量,大約是臺灣核電供應的八倍高。
台、德兩國的天然氣和土地供應,條件原已不同;若再加上正午風力偏弱的地理特性,那麼綠電在臺灣的性價比,自然就更低。因著土地取得的困難,臺灣的綠能目標,偏重於使用天然氣與開發風力場域,至今問題叢生;反觀德國,燃油、燃煤和然氣得電力產量,跟核電的基載供應量約略相當。

如今德國做電力調配,誠可說是運用自如。於平常日的高峰期,可以將太陽能、風力和燃氣電力做好調配,立即能滿足需求缺口;而這一類的準綠電,佔高峰期供應的一半高。反觀在臺灣,還得用上想破頭的各種誘因機制,才能讓高需求的工業用戶做配合,以調班生產的方式將電力志願釋出,優先支援商業和民生用電之需。

當然自助者,自能有天助;水到,才能渠成。

在德國平均要價新台幣十元的電費當中,只有三˙六元是用於支付給電力經營者的成本攤銷;因此,民生電費中直接用於支付電廠,其實是不到四成。其他開支項目,則包括占四成四的附加捐,可以做為開發新能源的補貼用途;而剩餘的兩成,則悉數用於更新全國的智慧電網。

在臺灣,已然成為朝野共識的非核家園,當真要以再生能源的投資取代核能,困難度很高;而如果沒有長遠規劃和執行配套的作為,終將成為奢言和空談。於今之計,期盼執政者願意為生民著想,能收回不可行的競選承諾;同時嘗試做出電價結構的調整,可以有誘因來帶領漸進廢核的流程。

有識之士不能只談新能源的美好;卻不重視節能誘因的提供,以及做到有配套的整體規畫。更何況,配套的細節如果沒有做充分溝通和取得人民支持,那麼推動的困難與衝突的發生,都不難想像。執政者必須趁早改懸易轍,充分運用手邊最有力的資源,先取得以時間來換取空間的契機;同時,願意實事求是的慎密規畫,才能讓臺灣的能源結構,產生徹底且美好的變革結果。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7.10月號.NO.378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