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戴肇洋:口罩失衡與平準物資政策的選擇20200207

[中時]

專家傳真-口罩失衡與平準物資政策的選擇
04:102020/02/07  工商時報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在美中貿易逆差引發爭端波及2019年全球經濟,以及國際社會慶幸兩國完成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的同時,卻又發生中國大陸武漢肺炎風暴的正面衝擊,替代美中貿易爭端成為全球貿易之焦點。隨著肺炎疫情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武漢封城之後,其恐慌延伸所造成的口罩需求劇增,甚至導致「市場失靈」現象,此正考驗政府物資調度政策選擇。

國內公共衛生體系在此之前其實已累積SARS的經驗,在操作防疫能力理應駕輕就熟,加上台灣醫療水準全球聲名遠播,為何再度產生口罩供給之亂?由於傳染疾病防疫屬於公共衛生議題,卻又是涉及跨越領域的政治經濟學科,使得其政治考量的選擇,往往影響公衛政策之操作,這些其實可以從美國總統川普在其與中國大陸的貿易糾葛之政策選擇,發現其端倪。

一般經濟學理上,口罩被歸類為中性財貨(neutral goods),其供給數量不致因所得增加,而提高需求。探究此次民眾搶購口罩原因,乃是在於「預防動機」與「從眾效應」。其中前者係指,因訊息(疫情升高等級)造成預期醫療支出增加,而調整消費行為;至於後者則是,因媒體渲染擔心供給不足,而加入搶購風潮。其實,引發搶購風潮,並非廠商囤積,而是家計單位囤積。顯然,上述兩種原因皆為「盲目」所造成的結果。

儘管,社會學家認為口罩屬於「外部性」,具有提高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功能,採取以「公共財」的模式供給。然而,按照經濟學家所定義的「公共財」條件係指「非排他性」與「非擁擠性」,顯然口罩財貨不符上述定義。亦即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提供他人相當程度保護,無法也不可以共同使用;此外,加上其財貨具有網絡效果,並不認為是公共財的充分條件,這類財貨由私人供給抑或是政府供給,必須透過社會成本與效益之多寡分析。

由此可見,此次武漢肺炎所引發的「口罩供給不足事件」,是一種「市場恐慌」的預期心理,並非供給囤積問題。因此,若要消除「市場恐慌」,則需加強市場信心;畢竟,民眾相信的是「眼見為憑」,政府難以透過「統計數據」加以說服。亦即「搶購」與「擠兌」的形成原因相同,並非需要政府「道德倫常」的信心喊話,而是需要「真金白銀」之現貨保證。

至於目前國內市場呈現口罩供給不足狀況,甚至有不肖的商家藉此機會哄抬價格,其最即時有效的解決方法則是採取「平準物資法則」,在透過大幅增加市場供給數量的同時,「一次」到位抑制價格。不過,在採取平準物資政策上必須避免產生「道德危機」,一旦使用成性,恐將惡習成風,造成民不聊生。亦即政府為能博取媒體焦點和輿論聲譽,假借公開說明釋放擾亂市場訊息,以換得救援民生之機會,最後讓平準法則過度使用的結果,不但沒能提高安定社會的效率,反而增加擾亂民生的頻率。

換句話說,大幅增加市場供給數量的同時,一次到位抑制價格,是短期的作法。尤其此次武漢肺炎風暴訊息並不公開透明,一旦未來隨著疫情惡化,或是謠言再起,勢必逐漸減弱平準物資政策效果。亦即政府若要長期讓口罩的供給數量充足、價格穩定,不能僅有依賴平準物資政策,而是需要充分揭露市場資訊,讓口罩的供給與價格重返機制運作,始能完全解決市場失靈問題。

畢竟,在面對重疫急瘟的危急狀況之下,民眾難免呈現自利心理於外,雖政府不斷公開喊話,以及歷經口罩供給之亂之後採取分流配售模式,但問題並非透過公開喊話,或是實施分流配售加以解決,而是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市場,始能找出「有效」與「可靠」解決方案,否則搶購風潮難以抑制。

整體而言,民眾產生恐慌是缺乏充分資訊心理導致的原因,不知口罩供給是否充足?不知口罩價格是否提高?政府目前透過健保藥局實施分流配售模式,並非可以完全安撫民眾,甚至可能再度衍生排隊搶購口罩之亂。因此,個人認為以生活鄰里為單位,透過村里幹事配合鄰、里長每日先就其服務區域供需狀況進行簡單統計,再由縣市政府衛生單位利用網頁公布供需情形,俾讓民眾不必浪費時間成本可以充分取得狀況,同時也可提供防疫指揮單位即時掌握訊息,進而避免口罩廠商生產過剩。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