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肇洋:失業率新低不代表經濟好轉20150811

[旺報]20150811

戴肇洋(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副執行長)

今年以來,由於牽引經濟成長的投資、貿易、消費等三具引擎動能之轉弱,加上主要國家經濟表現動盪,不久之前國內主要經濟智庫先後下修今年成長率,使得台灣經濟面對保3壓力。不過,7月22日主計總處所公布的資料卻又顯示,國內平均失業率從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的5.85%新高,逐年下降至上半年度之3.71%,創下2001年以來新低。

上述數據,雖在表面上頗為亮麗,但卻顯示著國內就業市場已存在無法迴避的隱憂,值得加以重視。此乃在理論上,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是呈現著反向之關係,亦即如果驅動經濟成長的三具引擎動能之轉弱,理應造成就業機會減少,導致平均失業率上升,為何近年平均失業率反而呈現逐年下降?尤其與民眾之感受有所落差,探究其原因可以將其歸納出:

其一,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緩慢。1990年代之後台灣經濟所面對的國內、外因素急劇變化,亦即在經濟自由化趨勢與產業全球化潮流下,雖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但迄今二十餘年以來其成效似乎不如競爭對手國家,不但貿易條件逐年惡化,甚至薪資實質成長呈現停滯。然而,此一期間中國大陸等亞太新興國家經濟崛起,在高薪誘因下,近年吸引國內許多民眾,尤其年輕族群前往海外工作,造成失業率呈現下降情形。

其二,勞動市場就業型態的變化。近年,知識經濟的興起及資通產業之發展,雖大幅提升廠商經營效率,但卻又同時引發勞動市場就業型態變化,其結果將讓許多中低教育階層與體力勞工族群被迫面對產業結構調整所衍生的工作危機。其中,包括:臨時派遣非典型工作者逐年增加至2014年的超過80萬人、每周工時未達35小時不完全就業者逐年增加至2014年的達到54萬人、每月收入不即2萬元者增加至2014年的至少63萬人,這些中低所得就業人口,使得失業率呈現下降現象。

其三,勞動失業統計基礎之迷失。在失業率統計上,一般係以失業人數除以總勞動力(凡具有工作能力、想要工作者)作為基礎。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台灣在一、二年內失業人數急劇增加20餘萬人,迄今並未減少,反而增加2萬餘人;不過,此一期間投入勞動市場人數增加更多,亦即統計失業率的分母之成長相較分子為高,導致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

從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近年國內所呈現的失業率數據,並非因內在經濟成長條件改善而使得失業真正下降,而是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所帶來的假相。在此我們無法忽略的是,全球金融風暴在重創主要國家經濟的同時,不但牽引國際產業供應鏈結重組,而且帶動各國就業市場結構變化,使得失業問題,特別是年輕族群就業不易的問題,已成為許多國家揮之不去的夢魘。

國際經濟榮枯,並非操之在我。在面對未來數年經營環境可能不太樂觀下,若要真正解決失業問題,並非僅是大幅鬆綁勞動法規,或是不斷增加租稅優惠,而是需要形塑良好經營空間,以及研擬一套較完善標本兼治的經濟政策,加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提高企業在台投資意願,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亦即唯有讓驅動經濟的三具引擎因動能轉強,而獲致實質成長率,使得平均失業率下降,此乃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