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肇洋:政策「民之所欲」台灣始能轉骨20151105

戴肇洋:政策「民之所欲」台灣始能轉骨20151105
戴肇洋/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副執行長

隨著2016總統大選藍綠政黨候選人落定,雖正式選戰尚未開始,其候選人早已利用各種名義參與各地活動,但令人意外的是,比較以往場面民眾熱潮似乎不再,此一現象是否已意味著台灣民主制度歷經長期洗禮逐漸發展成熟,使得近年民眾轉為理性?
其實,並非如此,而是目前台灣在生存發展上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以及迎接著難以預測之挑戰。尤其今年以來,台灣出口貿易連創八黑、廠商投資持續依迷、內需消費轉為疲弱,使得台灣經濟在內外環境動盪交錯衝擊下,面對「破1」、「保正」的成長困境,社會則是在朝野對立不安陰霾氛圍中,陷入「悶」、「冏」之信心危機。無庸置疑,此乃因朝野政黨互信薄弱而經年累月無理對立,在惡性循環下所形成的現象,無形之中導致民眾無感。
先從之前2000年曾執政的民進黨來說,雖採取「清廉、消除黑金、提高民眾福祉」作為選舉策略成功政黨輪替,但可惜的是,在其執政八年之中,卻又無法在國際經濟榮景中有效擴大佈局,尤其面對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之下,缺乏積極改善兩岸關係連結已崛起的中國大陸經濟,加上不斷更迭的經濟政策與略有偏差的產業策略,不但使得台灣經濟競爭力或產業生產力在國際排名上,逐漸落後於競爭對手的南韓,而且更讓民眾薪資所得停滯不前,失業貧窮人口不斷增加,導致政權再度輪替。
再就目前仍執政的國民黨來看,雖在2008年時提出以「633」作為經濟之追求目標,但不幸的是,其執政不及半年,在國際經濟上卻發生了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不但衝擊各國,而且重創以外需導向拉抬經濟成長的台灣。儘管在金融風暴期間中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方案,讓台灣經濟在不及一年可以快速復甦,曾經在2010年時創下23年以來成長新高記錄;但是我們卻又發現,其致力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因忽略公平正議,加上許多改革脫離民意,而使得民眾對於其轉型難以有所感受。
很顯然地,過去10餘年以來,民眾並不認為經濟成長對於其幸福感受,有所明顯提高。亦即不論經濟成長的高低,或是出口貿易之增減、廠商投資的多寡、內需消費之冷熱等,不是民眾關心的指標,相對生活幸福,例如就業機會的增加、薪資實質所得的成長、賦稅負擔的公平、教育資源配置的合理等,感受滿足與否,乃為民眾重視的核心。然而,這些與民眾幸福感受相關之指標,雖被認為執政是否可以延續的關鍵,但卻又是其常常忽視之罩門。
面對大選來臨,從最近其所提出的政見中觀察,雖朝野政黨均洋溢著「愛台」的熱情,但卻又顯得過度之偏狹。亦即藍綠政黨所提出的政見皆是長篇累牘,然而深入分析發現,似乎卻又缺乏茅塞頓開的創新之舉,或是一針見血的解決之道。探究其原因,此乃兩黨參與規劃核心骨幹大多陳年面孔,加上批評譴責對手易如反掌,相對提出比對手更為宏觀的願景,或是比對手更加高超的策略,若非具有本事與親自力行,否則又將淪為空泛口號理想。
亦即目前台灣經濟所面對的悶冏,不論是內部的產業轉型、投資促進、年金改革、居住正義、教育升級、兵役調整、租稅公平、弱勢救助、人口老化、長期照護、青年就業,以及環保、衛生、醫療、社區生活、公共安全、家庭關係等問題;或者是外在的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以及區域整合參與等問題,這些與國家生存發展及民眾幸福感受息息相關的重要指標,是民之所欲希望有所突破之方向,甚至為未來台灣轉骨與否最為關鍵之所在。
因此,我們希望藍綠政黨均能以宏觀的思維面對此一事實,別讓台灣面對的危機與迎接的挑戰,在選舉口水戰或文宣戰中加以模糊與扭曲,我們在重視經濟持續成長牽涉台灣未來生存發展的同時,更加需要關心民眾所期待的幸福感受。換句話說,經濟成長是硬實力,民眾生活所關心的幸福感受是軟實力,此乃藍綠政黨選前與選後所必須共同努力之目標。
(2015年11月5日工商時報A6版「政經八百」專家傳真)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