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肇洋:重建區域產業防止青年族群陷入「三無」[20160506]

重建區域產業防止青年族群陷入「三無」
戴肇洋 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副執行長

最近報載,由於經濟景氣持續低迷,許多家庭所得收入長期停滯,國內大學院校學生申請學貸已經成為常態。依據教育部高教司統計,目前大學院校在學學生高達22.5%、32萬餘人申請學貸,私立學校學生申請學貸是公立學校的四倍;如果包括畢業學生,超過94萬青年族群偝負學貸,其中3萬餘人、占畢業學生的5.3%,因失業、低薪或兵役等原因而申請緩還學貸。

在此,如果將上述青年族群申請緩還學貸原因,與歷次主計總處就業調查數據加以連結,可以發現幾個頗值得重視之現象。這些包括:其一,在各種工作型態中,青年族群從事非典型工作者人數最多;其二,在各種失業類別中,青年族群屬於非自願性失業比重高達75%以上;其三,在低薪工作環境下,青年族群認為工作地點遠近是重要的選擇條件。

雖前揭在表面上僅是一篇新聞報導或例行調查報告,但其背後卻反映出青年族群就業隱憂。亦即近年台灣產業結構轉型遲緩,加上民間投資意願低迷,造成經濟陷入「低成長」泥沼,導致受雇員工難以擺脫「低薪資」夢魘。然而,更加值得我們重視的是,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引發就業型態之變化,如果薪資待遇、勞動條件差異有限,在勞動彈性化環境下,工作朝向在地化選擇,已成為青年族群就業的發展趨勢。

這個現象顯示的事實是,1990年代初期之後,由於全球經濟環境呈現急劇變化,許多新興國家藉由釋放大量低廉勞工,積極發展勞力密集加工產業。在面對既有比較利益逐漸喪失下,國內部分廠商較為缺乏積極從事創新轉型,亦有許多以勞力密集加工產業為主的廠商則是選擇外移,除導致國內就業型態升級遲緩外,也引發了基層勞動需求下降。

此外,加上自1992年起開放產業登陸投資,以及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磁吸產業外移的同時,又逢民主轉型過程所引發之朝野政治對立,不但降低國內廠商根留台灣從事產業轉型的意願,而且阻礙國際企業來台投資新興產業之規劃,使得待升級的就業型態難以轉型,已減少的勞動需求更是雪上加霜,無形之中造成青年族群薪資停滯,也提高了其就業限制,甚至因低薪環境而降低成家、結婚夢想,陷入無工作、無房屋、無結婚「三無」困境。

換句話說,近二十年以來,台灣產業結構在面對環境急劇變化的同時,似乎較為忽略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針對其既有的資源與存在之優勢,重新建立其核心競爭產業,藉以創新青年族群就業型態。亦即在全球化、自由化發展趨勢下,任何國家經濟若要持續成長,必須依賴其區域產業群聚力量。依據OECD調查也是發現,國家競爭力將取決於區域產業發展成熟度,尤其國家創新系統更加需要以區域創新發展為主體,藉以達到創新區域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多具有競爭優勢的就業機會。

很顯然地,未來若要防止國內青年族群「三無」暈染,則需先行解決低薪就業問題,其治本關鍵,乃是透國家創新系統,藉以重建區域產業轉型發展。至於在做法上建議:

其一,採取跨縣市作為規劃主體研擬區域性創新產業發展策略,亦即依據政府所推動的「五大核心產業」政策,配合區域資源與優勢,以重建具有競爭群聚的區域產業。
其二,重新定位現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亦即環評結果僅是提供行政機關是否核准企業投資參考,而非放任政治勢力利用民粹介入干擾產業發展,俾讓企業在友善環境下創新經營活動。
其三,推動具有公股背景企業在擴大經營時,優先選擇民眾所得收入較弱勢的區域投資,除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經濟外,亦可吸引青年族群選擇在地工作,紓解城市過度擁擠。
其四,修正現行企業營所稅制,採取「階段式差別」稅率取代「齊頭式均一」稅率,亦即依據縣市民眾所得收入不同,透過差別稅率(10~20%)吸引企業前往發展較落後之縣市投資,藉以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發展,進而創造更多青年族群在地就業機會。

坦然言之,在面對已日益競爭的環境下,我們所以不厭其煩陳述這些事實,乃是希望政府能夠重視青年族群「三無」暈染問題,以及其對社會安定與經濟發展的威脅,同時針對重建區域產業的發展,提出標本兼治之策略。換句話說,如果青年族群工作貧窮現象不斷惡化,不但可能重創台灣社會凝聚的力量,而且亦會波及經濟成長之動能。

(2016年5月6日工商時報A6版「政經八百」專家傳真)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