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主權基金可帶動公共建設投資20150901

[工商時報]20150901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台灣出口在連續衰退數月後,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今年GDP最新成長率預估值竟跌破2%,大幅下修至1.56%,創下2010年來最差表現。行政院為此提出許多振興經濟方案,其中有一項方案擬整合勞保、勞退基金、軍公教退撫基金及郵儲基金,成立四大基金資源整合平台;若加上國民年金則其規模高達數兆元台幣,成立「台灣主權基金」應有其可行性。

其實,成立台灣主權基金救經濟的構想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就引發諸多討論,但最後仍無疾而終。2012年10月爆發勞保基金破產危機後,成立主權基金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因央行反對以部分外匯存底加入主權基金,且朝野無共識而止息。此次由國發會提出研議成立主權基金,盼能有機會為政府開拓更多財源,以帶動投資,似乎又燃起一線希望。

主權基金是一種由政府擁有、控制與支配,重視專業化及市場化的投資機構,以追求風險調整後的報酬最大化並達到多元化為目標;也是一個獨立於央行和財政部的專業投資機構管理的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是東南亞最早採用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的公司,而挪威的「政府養老退休基金全球基金」則是國際間公認治理最完善的主權財富基金。

全球各國中透過主權基金救經濟早有先例。君不見,許多主權基金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及時向歐美企業挹注大筆資金,對於穩定全球金融秩序有相當大的貢獻。新加坡的淡馬錫主權財富基金極富盛名,其基金包括以外匯存底投資海外的基金及以新加坡幣計算的退休金(公積金)主權財富基金二種。後者主要是投資在國內長期性的實物投資,目的是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提高退休金收益。2014年,新加坡淡馬錫主權財富基金年淨獲利145億新元(110億美元),成長32%,創下基金投資組合價值的新高紀錄。而法國政府為挽救具戰略價值的企業,特別成立定位為「公共干預基金」的主權基金,藉由併購行動進行該項產業的投資,使其免於破產危機。

透過主權基金投資公共建設(包括基礎建設及交通設施、4G或5G等資通訊基礎建設),不但可刺激經濟成長,亦可增加基金獲益。近幾年,在歲入有限,財政收支失衡情況下,政府在經建支出的預算平均不及14%,更遠低於社會福利支出的22%;彭總裁亦指出,政府投資占GDP比重太低,2010年以來年年負成長,實不利擴大內需及促進經濟成長。另一方面,台灣民間雖有2.72兆元的超額儲蓄,卻投資意願低落,甚為可惜。倘能讓台灣主權基金參與投資公共建設,不僅可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量,亦可成帶動民間投資的藥引,一舉數得。

再者是以台灣主權基金扶植國家有潛力產業;如政府刻正推動「生產力4.0」,讓產業朝向數位化、智慧化及人機融合,並結合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進行先進製造與服務的投資與推動,進而提升產業結構及產值,主權基金恰可派上用場。

不可諱言,成立主權基金已形成國際浪潮,特別是台灣面臨公共建設支出緊縮、經濟成長處於停滯、產業難以升級轉型及紅色供應鏈衝擊的困境下,更有其設立需要。雖然,台灣主權基金的成立會面臨很多爭議及執行上的困難,包括:一、每個基金都有不同的法源基礎及特定的服務族群、不同的費率規定及不同的主管部門,整合實屬不易。二、未來修法及立法必然相當耗時。三、如何尋找專業人才、成立獨立機構或公司進行投資管理,做到不集權,而能完全透明化、去政治化。但筆者以為,只要朝野有共識,加上國外有許多成功經驗可資借鏡,應可逐一克服困難。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