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阿里巴巴「雙11」 對提振台灣內需消費的啟示20151117

[工商時報]20151117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2015)年「雙11」光棍節(購物節), 阿里巴巴創下了912.17億人民幣的六年新紀錄,也帶動中國內需市場的成長,成為經濟疲軟下的一股新動能、新引擎。 結合電商及智慧裝置便利及效率性的物聯網消費,去年「雙11」曾創下了2855億元人民幣成交額,今年則上看5000億,成績驚人。中國國務院看到電商的消費力量,也全面推動消費上路計劃,並以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機制障礙來實踐。平情來說,大陸內需消費占GDP近五成,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阿里巴巴有線下18萬家合作電商,電商也造就了大陸的消費市場;據統計,去(2014)年大陸網購市場已達13.37兆人民幣。台灣經濟成長每況愈下,除了出口連續九個月負成長外,消費信心低迷,內需消費動能不足亦難辭其咎。行政院要求財經部會盤點刺激消費方案,以避免消費急凍。研擬發行消費券、鼓勵購買節能家電、提供電信補貼、鼓勵國內旅遊、加碼補助民眾添購新車、換手機、甚至文化部也提出要發圖書券等方案;但以過去的經驗預估,成效應該是有限;而是否改弦易轍,發展物聯網消費來刺激內需經濟,頗值討論。

不可諱言,資訊科技的進步不僅一日千里、無遠弗屆;它改變了市場的交易型態,也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君不見今日行動通訊、物聯網、社群媒體、大數據、雲端科技等資通訊技術已風起雲湧。統計顯示,台灣地區消費者使用手機購物的比率,在 2012 年僅28.2%,但2014 年已超過 62.6%,比香港、新加坡、日本和南韓等地成長還快,是屬於高度使用手機購物的地區。坦然言,這股力量已對實體零售業造成巨大衝擊,連燦坤、屈臣氏和統一、全家超商等大型通路商都已轉型發展電子商務。

金管會刻正積極推動「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3.0」計畫,擬從鼓勵創新網路金融服務、推動金融巨量資料分析應用、普及行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應用三管齊下。期能掌握數位化發展趨勢,強化金融產業的競爭力;開放電子支付及群眾募資平台等新型態電子服務,有利電子商務、創意及新興產業發展,並自今(2015)年全面啟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俗稱第三方支付專法)已於1月立法三讀通過,可為台灣電子商務打通任督二脈,更成為其重要的里程碑。

專家謂,電商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付款的安全性,而網民都可能成為潛在商家;那麼,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僅對B2C及C2C則顯得相當重要而富意義,亦有利於行動商務的發展,預估在2050年,電子商務將佔整個商業活動約50%,然而,台灣在這領域的發展稍顯落後,未來應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君不見,大陸除了耳熟能詳的支付寶、財富通外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外,微信(Wechat) 內的「我的錢包」app琳瑯滿目,有充話費、微信理財通投資理財;購買彩票、滴滴打車app,還有微信錢包推薦的一些優質商品及騰訊QQ的QB帳戶補充值。台灣消費者大多習慣使用信用卡,未來可思索如何將手機結合信用卡,再搭配悠遊卡小額電子錢包,隨時隨地都可行動支付;如此一來,台灣的電商市場更加蓬勃發展。相較於Wechat在大陸的普及,Line在台灣已經有1700萬用戶,發展Line Pay 系統應有可為,如Line Mart、Line Taxi叫車付款等服務功能的開發。

綜合言之,阿里巴巴成功的電商經驗,證明電商市場不僅潛力驚人,可帶動內需市場;尚可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促進經濟成長,政府應全力來推動。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