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勇敢面對「無現金社會」20160405

[中國時報]20160405

林建甫(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日前立法院舉行了「準備迎接無現金社會」公聽會,希望能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讓台灣跟上國際潮流。說實在,我國的動作有點慢,但新時代已經來臨。

根據國際發卡組織的調查,2015年國內電子支付占消費的比重只有26%,遠低南韓的77%、香港的65%、中國大陸65%及新加坡53%。更不用提今年就將邁入「無現金社會」的丹麥。

無現金社會需要靠電子商務、行動支付之金融科技(FinTech)推動來落實。目前我國金管會有「無現金社會5年計畫」,具體作法包括由政府帶頭,鼓勵民眾繳納規費、罰款及看病時使用電子支付,希望5年內能將電子支付占消費的比重倍增至52%。因此可以預期民眾消費的習慣即將大幅改變,第三方支付產業的「戰國時代」已經來臨了。

在基礎的經濟學中都會提到貨幣的四大功能為:交易的媒介、計價的單位、價值儲藏的工具及延期支付的標準。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從商品貨幣到紙幣,再演變到支票、信用卡的出現,貨幣逐漸看不見。今天在台灣不少人已利用悠遊卡儲值在超商中消費,無現金雛型已出來。在大陸更是後發先至,利用支付寶的付費比信用卡、存款卡更簡單,不但付錢還可收錢,且還可以和手機完美結合,形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行動收、支網絡。

但「無現金社會」並非一蹴可幾,軟硬體、政策及人民接受程度缺一不可。以丹麥為例,為了推動「無現金社會」,政府多年來逐步完善網路建設、金流系統、通路服務等,中央銀行甚至於去年宣布停止發行紙鈔與硬幣。金融業者也配合政策,積極參與電子支付交易,如當地最大銀行Danske,就擁有超過200萬名行動支付用戶。更積極的是,由於某軟體業者在行動支付的開發奏效,政府也鼓勵外國觀光客去丹麥使用該軟體消費,造成可以直接退稅到其指定帳戶,省去在機場排隊退稅的時間。現在丹麥人身上除了手機、信用卡及地鐵票等,很少人身上有現金,會用鈔票大多是外國人。

對比之下,儘管台灣第三方支付專法已經上路,但腳步依舊太慢。在技術上金融、電信、網路、通路等不同環節的銜接與串連上,仍然有許多模糊地帶,比如跨平台的轉換,如何把網路平台的交易點數轉到不同業者的信用卡中,目前仍未整合。此外,社會的消費模式也還沒轉變,許多小吃、店家對於電子支付接受度不高。且謠傳使用電子錢包可能讓收入無所遁形,有方便被查稅的風險,造成推動的進展緩慢。

雖然電子支付的便利性會讓衝動購物的年輕人負債累累,個資外洩及網路犯罪風險也讓許多保守的消費者戒慎恐懼。但不論如何,告別現金早已是全球數位金融的大勢所趨。可以預期,未來不管到百貨公司、商店、餐廳、傳統市場,甚至路邊攤,只要插入卡片、輸入密碼就可完成結帳。許多店家也會乾脆在櫃檯貼上行動支付帳號,讓客人自己用手機支付軟體買單。對於常常出國的朋友來說,去電子支付普及的國家,食衣住行用一支手機就能搞定,不用擔心去哪換錢或剩了一大堆可能再也用不到的零錢或紙鈔怎麼辦的問題。

因此,電子支付不僅讓人民的生活更簡單、方便,且因便捷的消費模式可以刺激消費的成長,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根據Moody’s Analytics的研究全球70國個國家的報告指出,在2011年至2015年間,因使用電子支付的進步,帶動這些國家的GDP增加2960億美元,每年平均提升家庭消費0.18%。其中,新興市場消費、GDP分別增加0.2%、0.11%,已開發國家消費、GDP也分別增加了0.14%、0.08%。同時也因為消費模式的轉變,每年新增將近260萬工作機會。Moody’s預估電子支付比例每增加1%、平均每年消費將可增加1040億美元。

總之,電子支付、無現金社會已成為各國政府推動的重要政策。台灣不論在社會觀念、法規、技術都還有許多的進步空間,我們應該加油。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