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李永騰:2050淨零碳排 低碳城市是關鍵2022-02-08

[聯合新聞網]

2050淨零碳排 低碳城市是關鍵

2022-02-08 聯合報 / 李永騰/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前青輔會主委(新北市)

卅年前聯合國在里約發表地球憲章以來,極端氣候對地球村的衝擊有增無減,氣候變遷危機已迫在眉睫。二○一五年巴黎氣候協定後,二○三○年減碳五十%、二○五○年達到碳中和成為國際共識,目前全球一三五個國家及一○四九個城市已宣示二○五○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不可能自外於全球碳中和的浪潮。國發會在去年底的年終記者會提出淨零碳排的政策藍圖,面對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國發會承諾在今年三月提出我國淨零碳排路徑圖。但是國發會釋出的政策方向,比較著重在針對位處國際供應鏈受碳中和影響的台灣企業,提出政府的淨零碳排路徑圖,仍然不脫中央部會機關的本位主義,缺少整體宏觀的戰略布局與作為。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和衝擊是跨區域、不分國界的全球性議題,因此顯然減碳需要跨域的多層次治理。以水平面來看,如果國發會是淨零碳排政策的整合規畫者,那麼至少有三個部會必須跨域合作:包括負責氣候變遷與空汙防制的環保署、負責電力結構與能源政策的經濟部,以及監管金融機構揭露碳盤查資訊的金管會。

以垂直面來看,中央政府制定氣候變遷調適綱領或是淨零碳排路徑圖,需要地方政府的執行與配合;而地方政府的調適行動與措施,同樣需要中央政策法規的支持,否則二○五○淨零碳排的目標將掉入難以落實的窘境。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全球城市目前的能源消耗占全球溫室氣體的六十七%,預計到二○三○年將上升到七十四%。因此,低碳城市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解決方案!城市與地方政府在全球氣候治理策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二○一五年巴黎協定以來,以城市層級對抗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已成為主流,全球將近九千四百個城市承諾採取超過二萬項計畫行動來應對氣候變遷。

城市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也是淨零碳排重要的實踐場域。除了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減碳,地方政府可以與民間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合作,共同推動綠能與減碳的政策網絡,從而有效達成短中長期減排目標,實現低碳城市的願景。低碳城市的實踐主要在四大領域:循環經濟、城市能源治理、節能建築與綠色運輸。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城市循環經濟的典範,美國舊金山則是城市能源治理的標竿,都是我國城市可以學習的對象。

我們期待,我國淨零碳排路徑圖的公布,不該只是國發會的獨角戲;而是如同防疫時期中央地方跨域治理的概念,國發會應盤點整合環保署、經濟部、金管會等相關部會的政策法規與資源,透過市場、管制或財政激勵等政策工具,支持鼓勵地方政府提升低碳基礎設施投資,建立誘因機制吸引市場投入低碳創新科技,促進低碳經濟發展,進而改變市民的低碳行為模式。換言之,唯有啟動「跨域多層次」治理模式,淨零碳排路徑圖才能接地氣、展現執行力;而低碳城市是淨零碳排的關鍵,絕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