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峰:民進黨會如何走下歷史舞台20180421

中時電子報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法國人布希亞曾經這樣描述美國:「它沒有過去,也沒有建國的真理。因為對其原始的時間積累一無所知,所以它活在永恆的現在。因為沒有漫漫長達幾世紀積累某一種真理原則,所以它活在永恆的擬象,在符號的永恆現在。它沒有祖先的領土。印地安人的領土現今被標示在保留區裡,這些保留區和美國專門收藏其重要畫家作品的美術館沒有兩樣。」

和人工國家美國一樣,超越歷史疆界和民族傳統也是民進黨最大的強項。所以,民進黨的權力一直接近於布希亞式的「沒有起源,沒有真實性,但卻知道如何充分利用這種狀況的人。」

今天,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退潮,毫無疑問象徵著中華民國在台灣史社會構造中的全面敗退。接下來的問題是,看似「內發」的民進黨政權,將來會被何種力量所「驅逐」。雖然還不知道那個力量為何,不過必然不是今天的中國國民黨。

「民」的範圍就是「國」的範圍,這就叫作「民國」。這也是源自歐洲,並在二次大戰後成為世界標準的Nation State=族國=民國。聯合國的英文叫作United Nations而不叫作United States,原因在此。

眾所皆知,孫中山在革命期宣傳的是「驅逐韃虜」;革命成功之後則主張「五族共和」。也就是說,中華民族(文化=nation)和中華民國(政治=state)的無限重合,在歐洲型近現代國家建設中,不可或缺。而推動文化(族)和政治(國)重合的力量或感情就叫作「Nationalism=族國主義」。

只是,對於台灣史的社會構造而言,全面繼承了清帝國台灣利權的中華民國到底是「自」還是「他」;是「內」還是「外」,不容易說明,特別是在「觀念中國」與「實證中國」之間的衝突全面浮現的今天。

不過,唯一清楚的是,在台灣史的發展路徑上,與台灣發生關係的「他者」的敗退,必然成為台灣史前進的動力。例如,西荷、鄭氏王朝、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甚至中國國民黨,盡皆如此。而且,所有的外來勢力,只要來,都會走。

所以,「觀念台灣」從來不曾具「主體性」地驅離外來勢力,但是,「後來的」外來勢力,全部替「觀念台灣」驅逐了「先來的」外來勢力。同時,沒有例外地,帶來了巨大強勁的歷史動力。

例如,1895年,清帝國在甲午戰爭慘敗,但是台灣卻藉此一舉擺脫前現代的滿清,搭上以日本帝國主義作為火車頭的現代化列車;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潰散,但是原屬帝國日本一員的台灣,一天的敗戰國也沒當成,就直接隨著「台灣光復」而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列名世界五強之一;1949年,中國國民黨自中國內戰敗退,連軍帶民全面「轉進」來台。但是,台灣卻因此遠離共產世界,得以與美日等西方自由世界完美連接,完成高度經濟成長、民主主義與立憲主義等「現代價值」。

時至今日,毫無疑問,中國國民黨從台灣民主主義中的全面敗退,勢必再度為台灣帶來歷史前進的新動能。只是,接下來,民進黨政權如何從台灣史離去,確實是個大問題。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