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戴肇洋:台灣突破區域經濟整合的選擇與路徑 20191107

[中時]

觀念平台-台灣突破區域經濟整合的選擇與路徑 

2019/11/07 工商時報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依據國際新聞報導,東協國家於11月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領袖高峰會議,從此次會議聚焦的議題加以觀察,其核心仍然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發展。在歷經多年協商後,除了印度有所疑慮選擇退出之外,其他15個成員4日宣布完成談判、初步預定明年2月簽署,使得全球規模最龐大區域經濟組織的RCEP未來影響,更是受到國際社會矚目。

此一發展對迄今認為美中貿易衝突帶來轉單效應,不斷上調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甚至自誇重登亞太四條小龍之首的台灣而言,不啻是正籠罩著山雨欲來之前的陰霾。雖目前台灣與RCEP成員的貿易金額接近七成免徵關稅,在短期內例如高端科技產業具有競爭力,似乎影響有限,但長期則是必須審慎評估,尤其許多傳統產業將會因關稅而造成性價比不如對手,恐將受到衝擊。

畢竟,台灣受到先天資源條件不足、國內市場規模相對狹小限制,在面對國際政治現實環境的壓力之下,拓展貿易是促進經濟成長維持國家生存發展的不二法門。尤其是在WTO杜哈回合多邊協定談判陷入停滯,加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復燃,造成全球貿易量值萎縮之下,各國除了加速推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之外,無不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藉以拓展多元市場,降低可能衝擊。

由於地理位置的接近,加上產業關聯之密切,目前CPTPP及RCEP分別占台灣貿易金額的25%及59%,如果台灣無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未來勢必衝擊產業發展,甚至淪為國際社會孤兒。無庸置疑,台灣若要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論選擇何者優先,兩岸關係糾葛始終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不易撤除的藩籬。雖台灣難以擺脫中國大陸無理阻擋,但若從上述地理位置、產業關聯、貿易占比等前提來說,個人認為若能突破障礙,參與RCEP是台灣較為優先的選擇。

面對中國大陸長期透過政治糾葛之下,個人認為台灣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上,並非沒有突破解決之道。亦即我們可以嘗試從台灣經濟實力的角度,尋找與RCEP成員,尤其東協國家互動往來之可能空間,建立更緊密的連結關係,進而突破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限制。至於突破之道,其實可以參考兩個路徑:

其一,採取「逐步升溫」與歐盟互動往來的模式。目前台灣並未與歐盟的成員建立外交關係,而且沒有簽署任何法律架構。但是,兩者在實質上卻又發展頗穩定的關係,從1981年起迄今,雙方從非正式閉門型的年度經貿對話開始破冰,逐漸形成正式經貿會議,再升級為年度次長層級經貿對話。此外,則是促進歐洲議會與台灣之間關係的建立,從1991年的成立友台小組開始,2003年正式設置駐台經貿辦事單位、派駐首任代表,2015年更進一步辦理官方經濟部次長與歐盟執行委員會的台歐年度產業對話,作為雙方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在這些基礎累積下,2015年歐盟除了將台灣列入為簽署雙邊投資協議對象進行協商之外,最近三年甚至已延伸至人權、氣候暖化節能減碳等議題對話。

其二,採取「大幅讓利」與東協國家產業合作的模式。雖台灣與RCEP的成員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但台灣可以推動涵蓋全面產業合作策略,包括關稅減讓和投資等領域,尤其讓台灣市場特別對東協國家開放,相對僅有要求對方開放少數關鍵項目。亦即借鏡過去與南美洲巴拉圭簽署讓利FTA的作法,透過讓利FTA與東協國家建立緊密的雙邊關係。也就是說,可以依據GATT規範(1979 enabling clause),採取經濟發展較高度的國家對經濟發展較滯後的國家之貿易協定,台灣提供東協國家貿易全面性開放,或是選擇性開放,並不要求對方回報,而是僅有少數領域回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雙邊產業合作關係,藉以從與東協個別國家的FTA簽署,進而達成與RCEP成員之FTA簽署。

整體而言,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中,若要獲致他國市場開放機會,則需付出本國市場開放代價。因此,未來台灣在尋求加入RCEP路徑上,配合推動南向政策與東協國家的往來,其實可以找到更緊密之連結空間。然而,無法忽略的是,與東協國家建立緊密的連結過程,除了必須深入瞭解東協各國實際狀況之外,需要擱置以台灣作為中心的思維,如此始能落實與東協國家之友善互動,建立更加和諧關係,進而發展更龐大的經濟效益。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