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戴肇洋:正視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發展危機2022-04-08

[中時] 

 觀念平台-正視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發展危機

2022/04/08 工商時報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最近,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時指出,雖去年台灣經濟成長6.28%,再創2010年10.25%以來新高,但在基期墊高,以及俄烏兩國戰爭迄今撲朔迷離下,使得今年經濟成長可能從2月預估的4.42%略為下修;不過,台灣與俄烏兩國的雙邊貿易微小,不致造成嚴重影響,加上首季以來出口表現熱絡、國內產銷升溫等因素,今年應該可以「保4」。

事實而言,過去三年以來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是來自於出口的暢旺,特別是電子、資通及週邊相關產品等科技產業的出口表現,更是一枝獨秀,不但呈現兩位數字成長,而且占整體出口比重之五成以上。

無庸置疑,這些相當比重是拜美中貿易爭端帶來的轉單效應,以及疫情干擾延伸的遠端需求劇增之賜,讓科技產業創造前所少有的榮景。

不過,在樂見科技產業呈現榮景拉抬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卻讓我們無法忽略其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其中,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產業結構的失衡發展所可能衍生之風險。這些從餐飲、零售及觀光旅行等相關服務業的營業收入萎縮、就業員工減少、薪資下滑等低迷數字發現,其實已經陷入經營困境;特別是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安定的中小傳統製造加工業,在此一期間中更是因外在環境不佳,而受到重創,甚至瀕臨衰退。

舉例來說,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群聚分布於台灣中部郊區鄉間的許多傳統製造業,包括:自行車、手工具、木工機、漁釣具等產業在整體產業位置上,因產值占比較不顯著,而難以受到政策關愛眼神,使得其在經營環境上,除了長期面對「五缺」困境之外,出口飽嚐匯率升值壓力,更別奢求在遭逢外在環境因素衝擊時,可以獲致相關救濟管道取得協助。

然而,這些產業在全球競爭中,不論是品質評價或市場占比,卻又名列前茅。

無庸置疑,比較傳統產業生存困境,相對科技產業亮麗表現對形塑國家的品牌形象,更是功不可沒。不過,卻又同時發現,在推動科技產業發展上,雖垂直縱深延伸布局相當完整,但橫向擴散效益卻又頗為薄弱,除了許多原材料、零組件、高階化學材料、相關機械設備等,必須來自美國、日本進口供應之外,需要更充沛的水、電、人才、勞工、工業土地等資源加以配合,在無形中極易造成排擠效應,導致其他產業不易取得資源。

誠如在經濟學上被提及的「李布林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指出:如果相對產品價格穩定,生產要素成長,導致密集利用該項生產要素的產業產出超出比重之增加,將讓其他產業產出,因受到排擠而減少。此意味著,近年以來台灣在致力透過少數「護國神山」明星科技產業創造出口榮景,藉此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背後,其實造成許多傳統產業陷入停滯萎縮現象。

在此同時,檢視政府推動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機械、循環經濟、金融科技、新農業等作為「國家重點領域產業」,這些項目無疑是政府投入有限資源之後,在短期內較易獲致「豐碩」成果的產業。然而,此種選擇推動特定產業發展模式,是否能夠真正衍生經濟社會效益?因為被選擇的對象大致是產業的「勝利組」,政府投入資源所創造的好處卻僅嘉惠極有限的廠商,是在錦上添花;相對如果政府將資源配置於更廣泛的「落後組」,尤其對轉型不易的中小企業「雪中送炭」,在經濟社會上所衍生的效益,卻是難以估計。

很顯然地,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發展,並非始自今日,而是長期政策偏差累積所形成的結果。誠如台灣在透過科技產業出口,扮演拉抬經濟持續成長引擎的同時,卻又同時進口其所缺乏之資源,形成為他人作嫁之現象。換句話說,如果能夠有效吸引更多跨國廠商前來投資重要原材料、關鍵零組件產業,將有助於科技產業體系完整發展,同時加速傳統產業創新轉型。

畢竟,台灣受到自然資源較為薄弱、市場規模狹小限制,產業政策規劃完善與否,將影響著國家未來生存發展。因此,我們期待政府能夠正視已失衡發展的產業結構,以及其對經濟持續成長之風險,同時審慎勾勒規劃較全方位、前瞻性之產業政策,如此始能讓台灣的產業結構更加完善,進而讓國家的資源獲致公平合理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