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周祝瑛:科技產業的搖籃20211009

[澳門日報]
科技產業的搖籃 文/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教授 )
——以美國矽谷為例

2021.09.20

美國斯坦福社會系榮譽教授 Scott, W. Richard與前加州教育廳長Kirst,Michael W.等自二○一七年秋出版《舊金山灣區高等教育與矽谷》以來,由於該書乃市場上少數能夠針對全球創新科技龍頭搖籃:矽谷,如何在舊金山灣區高等教育體系中就地取材,獲得快速產業變化中所需的人才供應的專著,直到目前該書仍受各界關注與討論。

舊金山灣區擁有著名的加州大學系統如:加大柏克萊校區、私校斯坦福大學,以及各式各樣不同的創新辦學模式,為因應當地社會生態與產業變遷所需,不斷調整辦學形式,共同為灣區居⺠及新興產業,提供各層次多元人才。在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產業發展過程中,這些經由各式的營利與非營利高等院校、州政府所管轄公立大學,及聯邦經費資助所建構出特有的加州高校管理體制,與矽谷發展中曾經出現哪些融合與衝突問題?這些都是當前許多擁有或打算興建科技園區的關係各界人士,感到興趣之處。

誠如本書一開始就提到,大學治理與產業的運作彷彿兩個世界。大學基於傳統使命,肩負傳承文化與知識的責任,以研究、教學與公共服務為重心,同時也扮演提供人才促進經濟發展、注重社會公平與階級流動的重要角色。只是當以營利為主的企業發展速度,超過高等教育體系所能承擔的人才培育任務時,大學辦學如何因應產業創新所需的價值和know-how人才,將出現與企業發展需求間的矛盾,甚至人才供需失衡等現象。

為此,本書聚焦於舊金山灣區中,高等教育機構如何與全球最活躍的科技產業進行聯結與互動,並分享雙方對於知識創新與人力資本的關注。作者蒐集了從一九七○年至二○一二年間灣區的各種統計資料和歷史檔案,透過舊金山、東灣與南灣三個區域十四所高校的具體個案研究,分析這些大學與高科技產業間充滿活力卻又高壓緊張的關係,包括:高校如何與企業進行人才供需的協調?在這些調整過程中,許多高校改革為何難以成功?公立大學與各種企業辦理的學校如何調整角色,進行合作與競爭?

書中更透過灣區七種類型高校,如:加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加州社區學院、私立的非營利院校、私立的營利院校、K到十二年級學校所開辦的成人教育機構、與加州就業部門勞動力投資委員會所負責的培訓機構等,進行一系列討論。並針對各類型學校如:四年制加州州立大學、兩年制公私立社區學院、私立非營利及營利性大學等個案研究,如何為矽谷產/1 2業提供亟需的相關課程,包括:工程學、電腦科學、生物學/生物技術與工商管理等人力資源分析。

雖然灣區入學門檻最高的是加州大學,但兩年制社區學院卻是遍佈最廣、入學門檻最富彈性的機構。至於近年來由私人或企業所創立的營利性質教育機構,則堪稱異軍突起,如著名的網絡高校鳳凰城大學,則透過辦學的彈性,開設各種線上課程,吸引無數在職的⺠眾選修,但也因這類高校辦學品質、收費與畢業資格等的爭議,使得加州政府與當地傳統大學不予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灣區社會與產業生態改變的同時,各類高教機構又將如何進行調整與因應,以參與矽谷高科技產業人才的培育工作?尤其,高校是如何進行符合時代需求的職業技術教育改革,來協助學生做好未來的就業準備?

本書除了訪問許多參與改革的高教領導、師生與企業界人士外,也提供許多寶貴的美國與加州高等教育系統變遷圖表,包括:灣區企業變遷與高教師生與機構等統計,讓人一窺灣區究竟。尤其對矽谷產業與人才需求變遷趨勢,也提供翔實的佐證數據,值得各界參考。此外,書中探討許多個案大學的改革,包括:鳳凰城大學在灣區的創校緣起、辦學特色及社會爭議等,以及加州聖荷⻄州立大學工程學院與矽谷產業間的人才供需關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總之,本書詳述舊金山的發展經驗,值得粵港澳大灣區高教與產業合作的參考。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