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今日救國團 明日哪個團體?2022-11-18

[聯合新聞網]

今日救國團 明日哪個團體?

2022-10-31    聯合報/ 陳宇樹/大學教授(新北市)

成立七年的黨產會,日前宣布成立七十周年的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要求繳回各地青年活動中心,還要繳交十六億多元賠償金等處分,影響救國團近兩千名員工及五千多名張老師與講師們的工作權。面對如此攸關生死存亡的追繳行動,救國團被迫史無前例的在七十周年團慶前夕,展開救國團大遊行。

救國團上凱道,不只抗議黨產會違法的追繳處分,更呼籲全國民眾共同關心台灣目前的艱難處境,以及各種民間團體未來可能面臨的同樣命運:今天是救國團,明天難保不是其他的社會團體,如:各地的農會、合作社,甚至有無土地糾紛的知名科技產業與航空公司?誠如二戰時期德國牧師懺悔詩一般,當年德國各界如何屈服於納粹黨勢力,沉默地坐視一群又一群的無辜者被迫害。最後當自己也被抓走時,沒有人願意站起來為他說話!救國團今日的處境,難道不會是其他民間團體的未來可能寫照嗎?

救國團成立於當年特殊的時空環境,當然需要檢討與改進。但她畢竟是伴隨著台灣四、五、六年級生,年少時期上山下海美好的「共同記憶」。如今救國團是合法的公益服務性社會企業。

創團七十年來始終以正派、陽光的形像,為台灣付出貢獻,包括成立著名的「張老師」青少年服務中心,為各地民眾與弱勢族群的心理輔導作出奉獻;每年寒暑假大專生工讀與村服活動,協助困苦家庭子女完成大專學業,並參與偏遠地區的志工服務;甚至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孤立年代,致力於青年與國際接軌的海外民間交流。

這些當年帶領全國青少年從事「愛國、愛鄉、奮發、向上」的社會服務貢獻,帶給參與的台灣幾世代人難以磨滅的積極奮發力量,進入社會後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同時協助台灣社會維持穩定的快速發展,免於出現同時期如英、美、日、韓、印度、南非,甚至中國大陸等動盪不安的學生運動。

類似救國團此種共同記憶與社會安定力量,值得任何執政者尊重及珍惜。

如同一九九九年八月,位於新北市新店那座六十多歲的碧潭吊橋,正面臨拆除重建的命運。所幸,經過民眾以保存「共同記憶」而奔走陳情,獲得當時台北縣長蘇貞昌的首肯,改為「原貌整修」,保留碧潭橋的共同記憶。

如今,救國團在民眾心中的「共同記憶」,是台灣的另一座寶貴的碧潭吊橋,是幾代人共同參與的歷程。蘇院長等應予以尊重,讓正派、優質的民間團體,能持續為台灣下一代的健康、快樂、自助、助人而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