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教授任獨立董事 制度出問題20150818

[人間福報]20150818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最近媒體針對不少財經背景的大學教授,身兼企業獨立董事與領取高薪問題,提出質疑。

此事讓我想起日前某國立大學中心主任,任職期未滿之前,辭去現職,前往某企業擔任獨立董事,學校主管不願擋人財路,同意促成,造成不少爭議。

教授身兼企業獨立董事,源自二○○七年之後,金管會仿照美國避免股東與管理階層獨大之虞,規定資本額超過一百億元的企業,須聘請兩席獨立董事,落實監督功能。

然而與一般董事須由股份最多的股東,透過選舉方式產生,獨立董事反而由董事長直接聘任,形成企業界競相聘任退休政府高階退官,及民意代表和大學教授,甚至出現一人身兼數家獨董的不尋常現象,難免遭人質疑政商利益輸送。

尤其是許多現職教授,在各大學對每學期只能在外兼課四小時以內的嚴格規定,卻對擔任獨立董事一職網開一面,是否與各大學在產學合作政策下,不敢得罪企業大老闆,以免斷了校友捐款與畢業生求職的後路有關;甚至為這些財經背景的教授,提供現有過低薪資的額外補充等因素,不無疑義。

在此情況下,學術與市場、專業諮詢與監督評鑑之間,形成一個相當微妙的網絡關係,尤其當前台灣社會在特殊脈絡限制下,諸如:企業界仍多以家族企業為主;人際關係仍存在當年費孝通所謂的「差序格局」,親疏分明;及台灣專業人才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這套來自美國企業文化的制度,在大多獨董高薪待遇的利誘、拿人的手軟與以和為貴的華人文化下,恐與原先政府所期望,以獨董制度發揮企業監督的理想,有所落差!

其實比獨立董事更嚴重的是「雙薪教授」與「雙薪退休公教人員」問題。據統計,目前公教人員退休後轉任私校任教職者,高達一千三百多人,政府每年補助私立大學上百億元經費中,有近十分之一淪為退休公職人員的「第二春」。

近二十餘年來,囿於官官相護,旋轉門條款亦無法管理,已嚴重影響專業人才的流動與新陳代謝,加深年輕世代的相對剝奪感,值得注意。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