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輝:陸資鬆綁為兩岸金融平衡之道[海峽商業69期]201303
[海峽商業69期] 2013-03
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海基會顧問)
兩岸投資態度大不同
2002年臺灣加入WTO,為履行開放市場承諾,即開始規劃陸資來台相關政策,但由於當時臺灣政治風氣影響,使得當時臺灣政府面對兩岸關係採取封閉式的態度,使得陸資只能通過協力廠商的迂回方式來台投資,直到2009年第三次江陳會後,陸資才得以直接進入臺灣。
1999年大陸開始推動陸資走出去之投資政策,希望能與1979年外資引進來之政策相互連結,藉由對外投資,學習全球各地先進之企業管理經驗與擴大全球版圖,以達到大陸產業升級與把握戰略資源之目的。
而大陸對陸資來台之開放,有賴於臺灣過去對外投資所累積之經驗,正是目前正在追求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大陸企業最佳學習平臺,而大陸對兩岸關係的重視,也成為大陸歡迎陸資赴台的主要因素之一。
兩岸投資嚴重偏差
1991年臺灣開放對陸投資,由於上述兩岸投資政策的差異,投資比重呈現嚴重傾斜,臺灣赴陸投資金額高達近2000億美元。儘管臺灣於2009年正式開放陸資來台,至2012年底,據經濟部門統計共核准330件來台投資案,金額為3.5億美元,但2012年1-8月臺資赴陸投資,就有291件,投資金額為72億美元,兩岸投資仍呈現失衡,導致臺灣資金、技術、人員等資源往大陸單向傾斜流動。
調查陸資對臺灣的觀感,大多呈現正向肯定,像是成熟的市場經濟、政府服務態度良好、法規制度健全等優良投資條件。也正因如此,使得臺灣當局在面對兩岸的複雜關係時,在陸資赴台投資上採取了更謹慎與嚴格的態度來把關。
陸資開放政策有限
對於臺灣較為謹慎與嚴格的審核態度,經常被認為是“在政策上設置重重障礙與關卡,不僅投資領域、項目有嚴格限制,且在投資金額、持股比例、審批程式等方面有諸多限制”,“在人員往來等方面還有諸多限制與不便”等批評。自2009年開放陸資以來,經過各方學者專家統整,臺灣陸資投資規模大致上受到幾個原因限制。
1.陸資投資專案競爭力不足
現階段臺灣開放項目大多屬於大陸過剩產業,對陸資不具成本優勢,也無市場潛力,無法滿足其需求。
2.陸資對投資政策認識不足
陸資對臺灣項目投資機會、優惠鼓勵措施、相關法律規定等對陸資之說明及溝通仍有進步空間。
3.陸資在台投資配套不足
陸資人員進出及居住、金融需求、就學、就醫等管制過多且手續不便;邀請商務人士來台投資考察不便利。
4.陸資在台融資管道不足
陸資投資事業在台融資困難,購置房地產受到限制。
5.陸資人員生活便利性不足
在台陸籍幹部所持有的入出境許可證,因為無雙證件(例如:身份證、護照、居留證、工作證、駕照、健保卡等其中2種)無法申辦網路及購買商業保險,造成生活上之不便利。
陸資來台之展望
在大陸十二五計畫中,明確提出“加強與臺灣地區在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投資合作,落實海協會與海基會關於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的共同意見”。而臺灣在兩岸投資保障協定和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開始運行之後,經各方學者專家統整,未來陸資來台之投資型態與領域可能包括:
1.資金通過收購與參股等方式,設立研發中心、合資企業、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項目,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2.獲取智慧財產權,推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標準之推廣應用。
3.積極開展通信、物流等生產和市場服務領域,以及文化、旅遊等個人消費服務領域的投資合作,提高服務業的供給能力和水準。
兩岸關係的發展,許多協議不斷協商成功,兩岸溝通管道與相關政策漸趨完善,將有助於改善陸資企業在臺灣之投資環境,預期陸資企業來台投資將會顯著成長。特別是在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後,大陸方面,在2012年8月8日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舉行陸企赴台投資洽談會,並帶領陸企實地考察,讓陸企能和臺灣廠商進行有效的對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臺北辦事處也於1月30日在臺北成立,顯示積極鼓勵陸企赴台投資,並研究完善赴台投資的配套政策,已經成為未來兩岸經貿的重頭戲。
在臺灣方面,外貿協會也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設立“臺灣貿易中心代表處”,標示兩岸正式進入互設經貿代表處時代,也有利於協助處理陸資來台投資問題之需求,邀請陸商來台參觀、投資考察或促進其來台投資,更將對陸資來台投資產生帶動效果。
陸資鬆綁對臺灣發展之利弊
對於陸資在台的諸多限制因素,導致兩岸投資嚴重傾斜。陸資來台鬆綁,除了有利於兩岸金融平衡之外,也有助增進雙方的貿易與投資關係,建立有利於兩岸經濟繁榮與發展的合作模式,共同經營兩岸市場以及打造有競爭力之兩岸國際品牌。
由於涉及到兩岸關係的敏感度,儘管臺灣表示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已產生正面且具體之效果,而在野黨則認為使得臺灣失去自主,讓臺灣更加依賴北京,在臺灣朝野對陸資仍有諸多爭議的情況下,陸資在台發展之方向,仍須臺灣朝野兩方詳盡規劃與協商。
陸資鬆綁為兩岸平衡之道
兩岸金融平衡對於兩岸關係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於陸資牽涉到兩岸關係的敏感性問題,在不影響兩岸關係佈局的前提下,應最大限度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臺灣應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有關陸資來台、人員往來等法規限制,逐漸給予陸資企業完全的“國民待遇”,並積極規劃與研擬進一步開放陸資企業來台投資之業別專案,才能達成為兩岸創造更多“和平紅利”之目標。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