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6.11月號] 李沃牆:台灣如何因應人民幣入籃

李沃牆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民幣自二00五年啟動匯改,二00九年開啟跨境貿易,逐步邁向國際化。特別是,人民幣於今(二0一六)年十月一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且初始權重為十點九二%,僅次於美元(四一點七三%)、歐元(三十點三九%);但高於日圓(八點三三%)及英鎊(八點零九%);換言之,人民幣將緊隨美元和歐元,成為SDR第三大儲備貨幣。此亦意謂美元、歐元及人民幣三強鼎立局面即將到來。
人民幣「入籃」代表大陸在全球經濟的實力不容勿視,金融改革受到肯定;也突顯人民幣匯率會愈加穩定、做為儲備貨幣地位升級;人民幣在國際上的需求穩步提升、金融機構國際業務空間更廣闊。平情而言,人民幣國際化只差「可自由兌換」最後一哩。那麼,面對人民幣強勢崛起,台灣該如何因應,才能掌握這契機及降低波動風險?坦然言,人民幣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會漸漸與美元脫鉤,匯率走向自由浮動。對臺灣來說,主要貨幣匯率波動變大,產業匯兌風險勢必提高,徒增兩岸產業鏈運作上的困難度,理應加強避險才是上策。為減低波動風險,筆者建議,
一、儘速簽署SWAP(換匯協議);自二00八年末以來至今,大陸已與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分別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金額逾三兆人民幣。遺憾的是,兩岸金融主管機關早在二00九年簽署銀行、證券及保險往來備忘錄(MOU),奠定金融業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基礎;兩岸貨幣清算協議也於二0一二年簽署,國銀自二0一三年二月初起可進行人民幣存款業務,最高達三千多億;若能儘快簽署SWAP,則有助於貿易商分散美元風險。此外,服貿若能過關,則有一千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額度,可讓人民幣走出去,有助於人民幣去化。
二、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基於爭取在中國境外開展人民幣相關業務的市場,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對台灣的金融市場來說,可吸引大陸台商或第三地註冊的台資企業之金流回台;對企業本身而言,可直接用人民幣做結算、降低匯兌風險、提升競爭優勢;而民眾則可藉此進行人民幣的理財,賺取匯差及利差;金融業更可發展人民幣相關業務,增加獲利機會,一舉數得。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自二00四年起就開始發展人民幣存款、匯款及信用卡業務;二00七年開放人民幣計價點心債;二00九年開辦人民幣結算業務,二0一0年則全面開放企業的人民幣各項業務。二0一二年則開放香港非居民之個人人民幣業務、香港銀行可直接放款人民幣至深圳前海特區、二0一三年推出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款定價機制。如今人民幣入籃,讓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更加穩固。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契機下,已有新加坡、英國及南韓等國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臺灣若不積極爭取,恐喪失良機,足為可惜。

三、納入人民幣做為外匯儲備
人民幣入籃後,預期會有愈來愈多的國家願意以人民幣進行雙邊貿易結算並加入外匯儲備,以穩定匯率。截至二0一五年六月末,超過六十個國家央行與貨幣當局在中國境內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而在亞投行開始運作後,預期其貸款項目可能部分以人民幣計價,對人民幣國際化更有實質幫助。目前,央行的外匯儲備達四三五八點六億美元,應納入一部分人民幣做為籃子貨幣;一則分散國際主要貨幣波動的風險,再則增加投資組合績效。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6.11月號.NO.367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