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學術芭比娃娃20141218

[中國時報]20141218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最近風行全球半世紀之久、女孩心中完美身材偶象的芭比娃娃,終於被美國另一名藝術家,蘭姆(NICHOLAY LAMM)按照人體正常比例的「拉蜜莉」所取代,除了不再追求曲線凹凸有致的細嫩肌膚外,還在娃娃臉上添加少女們慣有的雀斑與青春痘。芭比娃娃能獲得這樣的扭轉,其實符合了後現代主義中所提倡的「拒絕專斷」、「反對單一理性」、與「反對知識與政治霸權」等尊重「多元差異存在」的訴求。

相對於當前台灣學術界,長期以來彷彿在追求類似芭比娃娃完美單一標準所支配的「學術知識的生產與傳播」,則已達「令人嘆為觀止」的境界!今年11月份《自然》(NATURE)期刊登出長達7頁,探討前台灣屏教大副教授陳震遠等人相關論文自審弊案的專文,還引用《華盛頓郵報》、《衛報》等國際媒體的報導,且將台灣學術界的論文比喻成偽造功力高強之地,嚴重挫傷台灣學界聲譽。

無獨有偶,本月12日科技部又接獲另一項國內學術造假通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奈米》因質疑交大黃國華教授與學生陳昱勳「用DNA聚合((酉每))為基因定序」的論文「有嚴重造假嫌疑」,撤下該論文。這兩起國際學術造假弊案,其行為固然可誅,但陸續爆發類似國際學術醜聞,已不只是追究個人學術不端而已,更須對造成這些論文造假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問題予以檢討。

從近十多年來,教育部與科技部,不斷強調以「進入世界百大排名」等口號式政策推波助瀾下,鼓勵以國際期刊如:SCI、SSCI等引文索引資料庫上的論文發表數量、引用率與影響係數(IF)等,無視大學專業領域與個人術業專攻之別,不管普通或技職高教的差異,以一把量尺作為全體大學與教師學術表現之依據,這些都是造成上述「學術不端」問題的主因。

有鑑於此,教育部吳思華部長上任後發文給各大學,希望各校能檢討各校所訂的各項標準,避免國內部分大學因過度重視研究量化指標,對校內研究與教學品質產生負面影響,也進一步提出「多元評鑑」等構想。遺憾的是當上述學術偏風已深入各校評鑑指標中,有多少普通大學,甚至號稱高教評鑑重災區的技職體系,會認真看待此事,進而撥亂反正、回歸高教的教育本質?

如果政府部門持續以評鑑指標來指揮學術大軍,各大學仍然維持按SCI/SSCI論文來計價獎勵方式,甚至各學術團體仍無視於單一指標對於學術研究之扭曲,持續臣服於「學術指標的專斷與單一霸權」,那麼類似翻轉完美身材比例芭比娃娃的學術改造工程,恐將遙遙無期!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