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戴肇洋:景氣低迷更需消弭社會貧窮2023-12-01

[中時]

觀念平台-景氣低迷更需消弭社會貧窮

2023/11/24  工商時報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今年以來,全球各國逐漸揮別新冠疫情陰霾,由於許多重要產業庫存去化緩慢與終端需求疲軟,短期恐將無法獲致改善,加上俄烏戰事持續延燒未熄與通膨並未完全緩和,嚴重波及經濟復甦步伐,不但世界貿易組織(WTO)將今年貨品貿易成長預測下修至1.7%,低於2022年2.7%,不如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年均成長2.6%,而且國際貨幣基金(IMF)更是將今年全球貿易增幅,從去年5.2%減少為2.0%。

面對全球景氣低迷氛圍,與各國市場高度連結的台灣難以倖免,除了去年9月迄今對外貿易及出口訂單持續疲弱之外,固定資產投資與存貨變動表現不佳;至於內需逐漸回溫,卻又嚴重缺工。在這些內外因素影響下,直接波及經濟成長動能,10月下旬主計總處將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估值,從8月預測1.61%再度下修至1.55%,難以「保2」,顯示經濟情勢頗為嚴峻,甚至陷入危機。

■物價上揚、薪資停滯,

窮者更窮

儘管目前台灣經濟前景仍徘徊著許多烏雲,無法樂觀展望,然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過去以來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所呈現的「富裕」假象中,始終被忽略的「社會貧窮」問題正在衝擊台灣韌性。尤其過去兩年以來在內外因素影響下,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2021年8月突破2%警戒值後,迄今始終居高不下,讓許多的家庭所得最重要來源的薪資,經物價平減後「實質總薪資」成長呈現停滯現象,造成可支配所得持續減少,在無形中陷入經濟困境。這些從主計總處公布的部分指標變化,可以發現其端倪。

先從所得分配來說,依據主計總處最新所公布的「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其中最高20%的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達到224.4萬元,相對最低20%的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僅有36.5萬元,其差距高達6.15倍,續創近12年新高。此一現象,無疑說明家戶所得不均正在持續擴大。此外,加上長期以來租稅制度扭曲,使得台灣社會資產集中少數家庭有愈來愈明顯的現象,貧富懸殊有愈來愈嚴重之趨勢,更加顯示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並未有效改善。

■經濟成長果實分配

偏企業、輕勞工

再就薪資差距而言,按照主計總處公布與受雇人員薪資相關的「勞務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薪資結構分布」兩個指標進行分析。其中前者,依據資料統計顯示,受雇勞工勞務報酬占比從2016年的44.09%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43.03%,創下歷年最低;相對同一期間,企業營業盈餘占比則是從35.06%持續增加至36.53%,創下歷年最高。亦即近年以來,國內受雇勞工未能同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比重不斷減少,此意味著經濟成長果實在分配上,偏重企業、忽略勞工失衡現象,不但未見改善,反而較前更加嚴重。

至於後者,依據主計總處「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資料統計顯示,屬於較為穩定所得的「經常性薪資」占受僱人員每月收入來源之比重,從2016年的68.5%一路下滑到2022年的66.3%;相對同一期間,屬於較不穩定所得的「非經常性薪資」收入來源占比,則是從17.6%持續上升到19.9%。此一現象加以解讀其背後反映的是,國內企業在處理薪資上,與其採取固定調整薪資給與,不如按照營業盈餘透過加班、獎金或紅利模式發放,雖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壓力,但卻又同時使得受僱人員因所得來源不穩而造成日常生活感受不安與日俱增。

■撒幣補貼難治本,

爭總統大位者責無旁貸

無庸置疑,在現行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資產朝向集中少數富裕人士或家庭情形,已成為全球各國的發展趨勢。不過,無法否認的是,國內多數家庭收入來自薪資所得,受僱人員薪資所得未能隨著經濟成長有所增加,代表一般家庭收入減少。其實,從1998年起實施兩稅合一制度之後,勞務報酬占GDP之比重一路下滑,相對企業盈餘占比則是一路上升,無形之中提高受僱人員租稅負擔。亦即如何解決貧窮問題,讓我們的社會降低對立,進而讓我們的經濟減少阻礙,是朝野陣營欲登總統大位責無旁貸的任務之一。

我們不厭其煩從受僱人員薪資所延伸的家庭收支指標呈現日益惡化現象中加以解讀,乃是希望朝野陣營在爭取2024年總統大位的同時,能夠以更加謙卑關懷的態度,深入瞭解民眾所期待改善的薪資成長停滯問題,並非沉迷透過「撒幣」補貼,而是提出如何致力於投資環境的形塑、城鄉均衡的建設、租稅制度的改革、青年高薪就業機會的創造、家庭貧富懸殊的縮小等政見,藉此消弭「社會貧窮」。唯有如此,始能讓台灣構築更加具有優勢的經濟韌性,以因應全球日益競爭激烈環境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