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永峰:「強韌的抗災能力」 賴神的防災思維 落伍了20180826

聯合報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發生,無數建物倒塌,火災肆虐,罹難者超過六千,傷者達到萬人以上。面對震災,當時的神戶市長笹山幸俊說:「震度六乃至於七的直下型地震,發生的機率是以千年、萬年作為單位。這種天災不管發生在哪裡,結果都差不多。而且,如果以這種規模的災害作為防災標準,現代城市就成不了城市了。」

筆者知道賴神當神已經很久了,不過這是第一次覺得賴神真的很神。首先,他認為此次水患剛好「顯示台灣強韌的抗災能力」;對於中南部,特別是他主政過的台南市嚴重水患,他神回:這麼大的雨勢「下在哪個城市不淹水?」

相隔廿三年,賴神竟和阪神大地震後,神戶市長講的話一模一樣,確實令「識者」震驚。

笹山幸俊的發言具有特殊的專業基礎,和普遍的文化背景。笹山一九四五年畢業於神戶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科(神戶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前身),隔年進入神戶市政府,一九八一年出任神戶市助役(等同副市長),一九八九年當選市長,之後三連任直到二○○一年,在神戶市政府服務五十五年。對戰後神戶市都市開發及防災救災內容的理解,恐怕難有人能出其右。

另一方面,在文化上,日本人不怕天災,日常性地與天災共存,但又隨時保持強烈的危機感,時時準備,年年演習;就算是人災要素高過於天災,日人也慣常性地把人災包涉在天災之內:反正都一樣,忍一下就過去了、重建就好。

毫無疑問,防災救災是國家最古典功能之一。同時,因為防災救災事業的特殊性,單靠市場機能幾乎不可能達到供需平衡。在此意義下,災害防救可以說是公共政策中的公共政策,國家一直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災害防救和其他的政策領域相比,具有相當的特異性。

首先,最突出的就在於它的「非日常性」,使得災害防救的政策效果,難以實證;費用對效果的分析結果,也難有說服力。也就是說,政治性地吹噓難以實證的防災能力,或如賴神所說的「台灣抗災能力(比日本)強韌」,甚至「台南市治水工作已完成卅年要做的事」等狂言,確實無濟於事。

對「天」認命,對強者服輸,是日本人特有美學。抵抗時不屈不撓,認輸時一定放棄得乾乾淨淨。看似矛盾,其實統一。

另外,阪神大地震之後,日本意識到政府主導災害防救實務的極限,現行的「防災基本計畫」早已將現地住民納入防災政策網絡核心,並強調與「災害共生」,與「生態共榮」的防災思維。這可說是日本災害防救思想的一大轉變,也就是說,賴神說的台灣對抗災害能力的強韌度,在災害大國日本,早已過時。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