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6.7月號]盧信昌:社群媒體下的台灣金融與貿易轉型

社群媒體下的台灣金融與貿易轉型

盧信昌

台灣競爭力論壇知識創新組召集人、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數位科技在無線網路上的應用發展,讓原本可以依照疆界做判定的執行管制變得困難許多;畢竟,人身在地理上的跨越移動有其必要,也是法所明定的保障權利,一旦更多交易能在移動裝置上完成,自然打破原本的疆域界線。

社群媒體不只能讓各路人馬氣息互通;可喜的是,就連相互扶持或是資源徵集所需要的信用查核,甚至行政監管與在事後的冤屈理順,在網通年代裏,都有即時、零成本且非同步的處理可能性。這是因為雲端的存放集中和運算容載量,能將使用者的登錄活動、影像傳輸與文字記載都做充分保留,而產生鉅細靡遺的可回溯性和辨識證明。

社群媒體的年代不只是純交際,資訊交換與辨識的功能也會讓維護個人信譽的必要性大增;因為有了事後查證與客觀辨識的可能在,就會增強集體獎懲的威嚇力。就像在網路商務上賣假貨的帳戶,總有被人揪出示眾的那一刻,而讓個別人意識到口碑維護與信譽的價值,畢竟世事難料,未來總有用上口碑的那一天。

這個發展也讓長期面臨著資訊不完全的金融產業與現實貿易,有重大改變的發生。一方面,是在完成商業交易的各階段做到即時監測與回溯查核;另一方面,一旦有違反承諾與對抗社群期待,就會得到集體負面評價而能被有效制裁;此外,在社群媒體上塑造獨特風格或是展現實力的新世代,也會因為其他人的見證、推薦與搜尋,而有在社群認可下的身分榮耀。

古典學派的經濟學者賽依先生,提出的經濟律則之一即是:「需求,創造其供給」;然而確認市場需求的變動,卻是分散決策下的體制盲點。但即使是缺少建制與法規強制性的開發中國家,透過社群媒體的深化一樣可以促成交易促進、交互投資和經營意願的作用;更何況還可以有長遠興利的共同未來在。

如果群組內的能力組合已經夠優秀,再加上又有資訊分享、交易透明與經營個人口碑的努力時,那麼順應需求變化來做商品開發,就變得非常可能而且享有低成本。一旦擁有個人特質、符號識別或是地區性的特殊風格,都能成為商品價值的創造來源時,向外頭去找尋低成本的尋租動能自然下降。

此外,晚近發展的金融科技(FINTECH),甚至可以產生體制內的貨幣創造與信用擴張的功能;陸續在全球各地開創出即時查價、異地匯總,甚至集體聯貸與信用創造的應用。此外,舉凡審批呈報、談判簽約與稽核查證等的制度性建構,以及行政監理與法律配合的執行成本也都會隨之降低。

類似於分享經濟的大趨勢,在社群內發生的交易活動,並不需要以貨幣轉手和高額資本做為運作基礎。發展金融科技所需要的環境因素是:有高能見度的平台、參與者身分辨識、究責承諾與在事後低成本的公開追討。

在過往的年代裏,消費交流與生產活動是被切割開的;貿易商只就成本取得的高低做主張。反觀,緊密的社群互動則會讓消費滿足有全新的價值面向,其作用力道是帶動就近的生產意願。這是因為在地產品的取得、使用,還會有交互關懷的社交作用在;同時,群體互動、同儕純度與資訊即時等,都能補強與輔助和生產、配送相關的活動,帶來低成本的監控與生產。

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台灣並無法讓本地需求與特異風格,形成根本的商業支持;這是因為強勢文化的外來競爭與價格衝擊之下,讓多數本土企業缺少母國市場的在地優勢(home bias),因而使台灣只能成為廉價品的國際代工基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裏,價值創造的面向將和以往很不同,產品的跨域競爭不在只是看待成本高低;唯有接近市場或是彼此孰悉,才能產生情感依附與關愛投注。

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各種的稅負減免已經成為眾矢之的,跨國投資的免稅紅利,必然不再有;不過,社群媒體與群眾交織的力量出現以後,取得成本的高低也不再是唯一考量。如果消費選擇與生產品質的維護有長期堅持,更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強化下,一定能漸次改變台灣製造者的自信心、取得在地認同與贏得國際的能見度。

網路科技,讓跨國的文化融合與生活參與都變得更為可能;若能擁有在地優勢,則會享有非同質性產品的競爭力。正一如國際經濟學者以母國主場優勢,來解釋跨國之間的低度貿易現象;衝量卻不重質感的低價貿易,其整體作用力是會下降的,而在地取得的BUY LOCAL,則會取代成本競爭的單一考慮。

放眼未來,跨國投資與企業國際化的競爭優勢都將有所轉變。如何守護住全球在台灣做SOURCING的持續精進?又能不辜負消費者的支持,開發出有在地特色的商品來呢?積極擁抱科技與價值轉換,能取得台灣經貿發展的新定位,才是參與全球逐利的新王道。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6.7月號.NO.363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