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7.6月號]龐建國:高等收入陷阱中的台灣

龐建國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

「中等收入陷阱」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面對的魔咒。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三世界的發展經驗顯示,許多國家的平均國民所得在接近一萬塊錢美金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衰頹之勢,徘徊不前,跨不過這個門檻。於是,出現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說法。
的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後進國家行列裡,石油輸出組織國家不算,能夠從農業社會邁進到工業社會,從低收入國家行列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再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所得國家行列(聯合國目前的定義是超出12750美元)的經濟體,嚴格說來,只有台灣和南韓。
所以,以往談發展中國家的表現時,台灣和南韓總是被拿來作為範例。不過,199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21世紀以來,情況有了轉變。先是1996年李登輝主張「戒急用忍」,反對以大陸作為腹地,將台灣發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結果,就是兩岸之間的要素流通受到阻礙,台商基於競爭力的考量,不得不違法或繞道進入海峽對岸,海峽對岸的動能卻回饋不了台灣,於是,變成台灣單向輸血給大陸,但無法進一步善用大陸崛起的力道。
這種情況在陳水扁當政期間持續惡化,馬英九的時代也沒改善太多。儘管2009年4月第三次「江陳會談」上,海基會和海協會共同發表了「陸資赴台投資」的共識,但是,馬政府對於兩岸生產要素的往來,尤其是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還是高度戒慎恐懼的。以致於這麼多年來,當大陸對海外的直接投資不斷增長之時,陸資來台總是遭遇關關卡卡,讓本來應該是長江大河的勢頭,變成了涓涓細流。
兩岸地理距離鄰近,語言文化相通,社會網絡或商業人脈的連結相對頻密,產業發展又有相當程度的互補性,理論上台灣應該獲得比較大份額的大陸海外投資。可是,當台灣從大陸的進口占大陸出口總額大約5%的時候,台灣核准的大陸來台投資占大陸海外直接投資的比例卻不到0.5%。
也許有人會說,台灣其實並不缺錢,不讓陸資來台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稍有概念的人都曉得,大陸企業來台投資帶進來的不只是錢,還有產品供應鏈或商業人脈關係,台灣不讓陸資進來,許多想做大陸生意的外資企業就對台灣失去了興趣。陸資和外資都不來,本土的企業家又有多少人會對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信心?
無怪乎進入21世紀之後,台灣吸引外來投資的數量就一路下滑,經常在亞洲墊底。僅管政府年年都說要提振民間投資意願,各種產業發展計畫不斷更新,什麼「兩兆雙星」、「愛台十二項建設」、「5+2產業創新發展計畫」,喊得聲嘶力竭,結果,還是落了個「保一」、「保二」。相對的,海峽對岸則是一派風起雲湧之勢,林毅夫相信,中國大陸會是二戰之後第三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範例,這個情況會在5年之內實現,台灣對此不能視而不見。
去年中國大陸的GDP已經是台灣的22倍,如果能夠維持6.5%的經濟成長率,大陸每年新增的量體就會是1.4個以上的台灣。如果兩岸生產要素流通順暢,大陸企業能夠順利來台投資,以大陸動能之豐沛,兩岸之間不會呈現出中高速成長對上保一、保二的明顯落差。台灣如果繼續對大陸鎖國,就算曾經有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輝煌燦爛,也免不了要沉淪在「高等收入陷阱」中越來越黯淡無光。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7.6月號.NO.374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