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教長換人做 學術風氣呢

[中國時報]20140731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因論文審查事件下台,兩周後由曾經是以論文數量掛帥政策的受災戶、政大卸任校長吳思華接任,許多人於是問我吳部長新上任,可否從過去近10年來的切身之痛,而願意出來在高教政策上力挽狂瀾,扭轉目前的學術歪風?的確這是許多來自政大與許多人文社會領域人的想法,希望新部長能夠正視此一問題的嚴重性。

回想3年前,政大以及各界人文社會學者共同發起一份「反對獨尊SSCI、SCI 找回大學求是精神」網路連署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NCCUEdu2010/HomeAgainstSSCI.htm,收到許多寶貴的連署意見,希望提供當局與各大學參考。

今年年初筆者又與十多位來自亞洲與英美國家學者,共同出版一本《高等教育中的SSCI症候群》專書,提到由於高教政策的導引,台灣追求論文發表數量與引用係數等已出現偏差現象,影響大學教學品質,產生對台灣本土問題研究與產學合作的疏離。廣大納稅人納的稅在為英語世界中I級期刊作嫁,提供魚源不斷稿源,卻離台灣社會、人才培育及產業升級愈來愈遠!

這些呼籲,政府高層似都聽而不聞,直到這回連蔣偉寧部長因陳姓副教授為配合論文發表政策,求快速數量與引用率而中箭落馬後,大家才發覺台灣整個學術界籠罩在SSCI等期刊下,連教育部長都無法倖免。

目前這套學術評鑑制度,因過於獨尊SSCI等期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如果新任教育部長再不重視這一問題,類似此回論文審查造假等學術腐化與學術不端等問題,輕則讓更多首長下台,重則影響到台灣整體的學術風氣、人才培育以及國際競爭力。

希望吳部長記取身為人文社會大學校長受到的不平待遇,好好檢討這套走偏了的學術評量制度,從政策上徹底檢討、修正。因此謹提出以下呼籲:

1.徹底檢討當前走捷徑式的世界百大高教學術政策,尤其是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2.修改大學法第五條有關「教育部為促進各大學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鑑,並公告其結果,作為政府教育經費補助及學校調整發展規模之參考;其評鑑辦法,由教育部定之。」將大學評鑑結果與教育部經費補助脫鉤。

3.正視人文社會與理工醫農之特性,區分學術成果,建立人文社會之多元評鑑指標(請參考多元指標建議表http://cc.shu.edu.tw/~atss1/Seminar/20111005/D6-3-2.pdf)

4、敦請各大學重新全面檢討校內各式升等與獎勵辦法,減少以論文數量(如SSCI SCI等商業機構)等量化指標,做為辦校成果或教授成就之標的。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