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走出網路 學會生存20150117

[中國時報]20150117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日前台南市新榮中學校車司機暈眩昏厥,在幾乎釀成重大車禍時,擔任副車長且從未開過車的高三鄭姓同學,機警的握住方向盤,保住駕駛與車上30多條人命!17、18歲的青少年在遇到重大生命攸關的時刻,能有如此機警表現,化險為夷,值得慶賀!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學校制度與學習方式,也導致許多人在網路虛擬世界中流連忘返,全年無休,忽略了現實生活中危機四伏的挑戰,甚至去年捷運殺人案件,不也與此有關?

根據「2010台灣青少年數位安全及網路社群調查報告」發現,國內有些父母因本身上網時間太長,也導致青少年與兒童經常暴露在各種色情、暴力的不良資訊環境中,形成所謂「新指尖運動」世代,對於實體世界疏於經營與體驗,遇到真實世界中的挑戰與危機,也往往因指尖滑動的「手忙眼亂」,而無法及時予以因應。試想:如果上述鄭姓同學當時正在滑手機,並未注意到司機昏厥情勢,則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在1972年即提出《學會生存》報告,除了提醒世人在面對科技發展中不忘重視人性化之外,也應在教育上重視教導下一代──「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和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的終身學習理念。尤其是透過生活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時能放手讓孩子思考分析有幾種解決方法,判斷哪種方法是最為合適,並能夠動手解決。

尤其面對宅在家裡(室內)中的網路世代,動手體驗的教育日益重要,所謂:「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就學會」的道理。如何透過學校中體驗教育的重頭戲課程如:音樂、美術、體育、工藝、家政,甚至是科學實驗等,這些非考課程更富創造性和藝術性,是建立學生體驗學習與動手操作的最佳機會,其能力也絕非透過紙筆測驗、選擇題等標準答案可以測量出結果的。

面對許多學習不感興趣、缺少主動探索動機的網路世代,如何盡力激發一絲對於實體世界中的體驗與探索機會,即使在面對危機,也能像上述鄭姓同學透過機警與適當反應力,自救與救人!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