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肇洋:擴大投資把台灣作為家基20150824

[旺報]20150824

戴肇洋(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副執行長)

 

回顧2008年5月之後,已閉鎖多年的兩岸關係重新啟動展開對話,此一期間,以加強交流合作、共創雙贏為前提之下,完成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於促進兩岸產業互補互利,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2010年中國大陸GDP超「德」越「日」之後,許多經濟學者專家均都認為,未來其將可以打造為全球最具有競爭優勢的製造工廠、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消費市場、最具有建立國際品牌機會的實驗基地,甚至更進一步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經濟霸權。

因此,在其宣布推動「一帶一路」對外經濟拓展,以及提出「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完成工業化與資訊化之融合、減少污染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以形塑具有國際競爭的跨國企業與集群產業,進而從製造大國轉型為製造強國策略後,更加引發各國政府重視。

從近年中國大陸積極表現成為經濟大國的思維加以觀察,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無庸置疑,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在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之技術與資本協助下,促進其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尤其近年以推動「民族產業」發展標竿為前提,藉由國家力量與資源進行補貼或扶植特定產業,使得近年中國大陸產業快速發展,甚至部分項目已成為全球之霸主。

在此發展趨勢之下,使得過去以來台灣產業對中國大陸產業的主宰力量逐漸喪失,不但成為其市場價格的「接受者」,而非以往自我迷思之「影響者」。換句話說,中國大陸產業崛起與發展,是我們無法否認的真相,同時是我們必須加以迎接之挑戰。

亦即在先天上兩岸經濟規模存在極大差異,未來台灣產業若要建立自主大步前行,則需從「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之角度切入,發揮台灣在接近市場規模兼具成長潛能的中國大陸周邊旁之優勢條件。

此乃由於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系,雖產業具有許多競爭的優勢,但無法否認仍存在著市場規模太小難以達到規模經濟之劣勢,尤其貿易拓展是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引擎及推動產業加速轉型之動力,在面對兩岸區域經濟傾斜整合下,台灣產業若要尋找未來出路,必須妥善利用ECFA作為橋梁參與角逐中國大陸市場,否則猶如緣木求魚。

儘管仍有許多人士擔心如此一來,恐將使得台灣極有限的資源投入無底黑洞的磁場,最後掏空台灣產業之根基?但是我們必須瞭解,1990年代中期之後,在知識經濟與資訊科技潮流下,以往傳統競爭所秉持的勞力、勞動成本的「靜態」國際貿易理論,早已被現今所憑藉的研發、設計、行銷、運籌的「動態」貿易理論所取代。

亦即未來台灣產業持續發展,必須憑藉長期所累積的優勢與特性,加速朝向微笑曲線兩端接軌中國大陸市場,找出持續成長最適切的定位,甚至更進一步將中國大陸納入我們能夠控制的產業價值體系,以提高台灣之競爭優勢,進而從已日益困境的紅海中發現藍海策略。

在此同時,我們期待朝野政黨在頗激烈的大選競爭氛圍中,均能擺脫以往已僵化的意識形態,以冷靜客觀的思維瞭解兩岸關係未來可能發展趨勢,同時希望從真相中理性面對已存在的事實。不過,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卻是,如何能讓兩岸台商更加具有信心,願將台灣作為「家基(Homebase)」擴大投資,藉以創新產業發展動能,讓低迷的台灣經濟再度展現活力。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