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龐建國:中美爭雄 台灣何去何從?20180411

[中時電子報]
2018年04月11日                      龐建國(作者為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
打著「美國第一」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旗號,川普鎖定了中國作為頭號競爭對手,想要透過經貿、外交、和軍事手段,遏阻中國的成長發展,以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基於為難中國的目的,在美國的戰略規畫中,台灣的身價似乎頗有提升,一時之間,簽署《台灣旅行法》、協助台灣「國艦國造」、在台灣召開軍工會議等等「友台」動作紛紛出籠。台獨人士為此歡呼雀躍,認為台獨運動有了靠山,可以大膽出擊。但是,看看現實情況,台灣獨立的幻夢是註定要破滅的了。

首先,就地緣政治來說,台灣的命運不可能脫離大陸的牽引。台灣與大陸只有一道海峽的距離,和美國卻隔著浩瀚的太平洋,過去,在大陸還沒崛起之前,這道海峽或許可以作為台灣對抗大陸的天然屏障,然而,隨著大陸軍事力量的壯大,這個屏障的作用已經降低,逐漸不足以為恃。

別的不說,蔡政府上台以來,大陸的軍機和艦隊已經數度繞著台灣航行,將台灣周邊海域往內海化方向推移,面對大陸展現實力,美國只能莫可奈何。

這種情勢和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國派遣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海峽和巡弋台灣周圍海域,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局面。展望未來,大陸的軍事力量將會更加壯大,美國介入的可能性則是越來越小,巴望美國當靠山的期待也就越來越不真實。

其次,就地緣經濟而言,台灣的前途和大陸更是習習相關。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由於地理距離、語言文化、人脈網絡、市場規模、和長成速度的影響,台灣和大陸已經形成了高度的經濟連帶關係。近年來,台灣的出口有4成是銷往對岸,並且靠著對大陸的出超,勉強維持住經濟成長。按照大陸海關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美金1676億,進口475億,順差1201億。

少了對大陸的順差,台灣要面對622億美元的逆差,平均每個台灣人要承受2700塊美金或8萬元台幣的貿易赤字,相當於台灣許多年輕人差不多3個月的收入。

對於台灣享有大量順差,大陸並沒有怨言,更不曾反制。相對的,去年台灣對美國出超為167億美元,不到對大陸順差的七分之一,美國卻把台灣列入鋼鋁產品的報復名單,得不到豁免。比較太平洋兩岸,那一邊把台灣當自己人,還不清楚嗎?

中美爭雄,誰會勝出,現在也許言之過早。不過,有些形勢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川普當政下,美國政府的人事變化如同走馬燈,美國社會的分裂對立越來越嚴重;而兩會之後的中國大陸,有著穩定幹練的領導班子,以及向心力強大的社會。雙方對峙,誰的底氣足,誰的抗壓性強,其實可以看出端倪。

任何人只要客觀平實地看待台灣在中美爭雄中的處境,應該都會發現,在可見的未來,無論是從地緣政治來觀察,或者是從地緣經濟來評估,台灣和大陸的連結程度與互利空間,都要大於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何況川普打「台灣牌」的目的,明顯地只是為了他的「美國第一」,而不是對台灣有什麼道義承諾。相對來說,大陸對台灣的訴求是「兩岸一家親」,是「命運共同體」,兩雄相爭,台灣該何去何從,已經不言可喻。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