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沒互信 沒希望20150727

李沃牆(台灣競爭力論壇國際競爭力評比組召集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本文精簡版刊於20150727中國時報)

著名的歷史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其著作「信任」中指出,從歷史興衰中發現,互信安定的社會是一國經濟繁榮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現代化社會中,尤須仰賴信任感才能有效運作。檢視當今社會許多衝突的根源,究其實是社會核心價值的斷裂。君不見今日台灣社會現狀,一到選舉,藍綠就互相攻訐;一發生社會事件,口水、八卦新聞滿天飛;經濟問題泛政治化,諸如此類,早已是司空見慣、不勝枚舉。結果是分裂、分散、如一盤散沙;人民對政府不信任,人與人之間也缺乏同理心;我想這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吧!
然而,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不一而足,舉犖犖大者有如下幾點:一.政黨對立: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並開放政黨之後,大小選舉不斷;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拉攏其支持者;不惜喊出分化,聳動的競舉口號;諸如芋仔(外省人)與蕃薯(本省人);濁水溪以南及以北;反中與親中;台獨與統一等,結果形成政黨惡鬥、族群分裂,連家庭也失去和諧。二.民粹治國:民粹主義泛指一般在民主政治上一種過度激情的民意。台灣社會躁動不安,民主化有走向民粹化極端的疑慮。在民粹社會中,只論聲音大小、不問是非。例如,面對兩岸問題,有一部分人總將尊嚴問題無限上綱,逢中必反、並以「賣台、中共同路人」攻訐執政者。質疑兩岸紅利是被政商集團所壟斷,用分配不正義來反對兩岸經貿交流。三.名嘴亂象誤國誤民:自政論性節目開播以來,由於特定電視台的政黨顏色鮮明,把道義放兩旁,藍綠擺中間。而名嘴們為領通告費,不得不配合電視台起舞做秀。他們個個能言善道,不論什麼議題都說得口沬潢飛、侃侃而談;彷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例如,對於一些刑事案件,他們有如神探,抽絲剝繭的推論功力儼然置身案發現場,竟然可指揮辦案,實在離譜。四.貧富差距無顯著改善,中階階級逐漸消失:由於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不均,再加上所得及遺產等相關稅制不夠公平健全、復以低薪、高房價等因素,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不僅充滿仇富心理,反商,反財團情結也日漸高漲。再者是四大退休基金面臨破危機,改革聲浪不絕於耳;但卻引發世代不公爭辯、階級鬥爭硝煙四起。
平情而論,政黨因不同恴識型態而對立理所當然;但若為反對而反對,不分青紅皂白,實不應該。民粹挾公平正義之名出發,卻讓經濟議題失去理性,倘無法把餅做大,再多的口號亦是徒然無功,最後只不過是淪為發洩情緒罷了。坦然言,政客、名嘴、民粹已形成一種共生結構,正在一點一滴侵蝕台灣,破壞台灣社會的祥和,讓經濟成長益加困難,導致台灣走向邊緣化危機,令人憂心。
台灣如何才能否極泰來?太極拳論有云:「太極者,陰陽之母,動靜之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說明天地萬物一動必分陰陽,但又謂「靜之則合」,合即是中定、平衡。大家擔心台灣經濟衰退、年金破產、成為下一個希臘。那麼,大家更應平心靜氣,坐下來忍靜思考、謀求共識;進而改善貧富差距、提升經濟成長,共享兩岸和平紅利,才能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穩定中求發展。若依然「陰是陰、陽是陽」或「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則下場就是印證:「獨陰不生,獨陽不長」的敗亡道理;反之,重拾信任、團結合作,台灣經濟發展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