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源:台灣應思考台獨獨台外的第三條路

台灣應思考台獨獨台外的第三條路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184%高比例的民族認同及驟降至47%的中國人認同,這分別的影響因素是什麼?有何意義?

  • 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比例雖在八成四左右,但此比率顯示遞減趨勢。
  • 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約在四成六左右,此比率亦呈遞減趨勢。(可以預見,往後此比率將低於不認同的比率)。
  • 民族認同比率高於國家認同,因為前者只涉及血緣、文化層面,與現實政治無關。(英、美文化血緣相同,但卻是兩獨立國家,這是很多獨派常援引的例子。)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比率雖有高下,但趨勢則相當一致。(穿鞋穿衣的體重必定大於裸身淨重,但用兩種方式衡量的體重都呈下降趨勢。)台灣想要遠離中國的心態愈益明顯。
  • 台灣的危機是:內部主觀的反統、分離意識越來越強;外部客觀促統、反獨的情勢也越來越強。換言之,台灣「能做甚麼」和「想做甚麼」是有差距的,而且此一差距越來越大。獨派領導者仍大肆炒作台灣「應做甚麼」。此舉將台灣推入險境,使兩岸關係動盪難行。

 

2、影響當前兩岸認同的微妙變數有哪些?如何將負面因素轉為正面力量?

  • 台灣人的中國認同比例下滑,其來有自。
  • 從1895年起至今接近120年的時間裏,只有4年(1945-1949)台灣和大陸隸屬於同一個政府。除此短暫時間以外,在台政府都對大陸具有敵意、或不友善、或不信任,這是造成台民中國認同下滑的長期原因。
  • 1895-1945期間,日本帝國殖民政府持續醜化中國50年,且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這是中國認同下滑的第一階段。
  • 1945-1949期間,兩岸即便同屬一個政權,但仍有美國柯喬治(Geroge Kerr)這類有心人士的挑撥離間,讓台灣回歸祖國的認同重建受到干擾。(二二八事件與此有關)。
  • 1949-1988期間,兩蔣的反共教育亦強烈斲傷台民的中國認同,因為反共與反華只有一線之隔。反共是台面上的國策,反華則是長期產生的副作用。
  • 李扁掌政的20年,去中國化政策與反共思維孕育出台獨與獨台。即便馬英九上台以後,對獨勢也不敢攖其鋒,媚俗又帶有原罪感的國民黨,徹底拋棄創立中華民國的理想,改以偏安、反統為主軸。
  • 即便沒有太陽花學運和越南排華暴動,台民的中國認同都是每況愈下,何況這兩件事相繼發生,必然雪上加霜。
  • 負面因素可否轉為正面力量,端視台灣是否體認到自己應該跳出死胡同,應改弦更張。教科書的撥亂反正,刻不容緩,這是化解年輕人反中情緒的根本必做功課。馬總統更應常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如此才能風行草偃。

 

3、即使中國人認同的比例驟降,太陽花學運後,仍有6成以上的台灣人認為「泛中國人認同」最能確保台灣利益,過半數民眾贊成兩岸持續交流,如何呼應台灣民意務實性格的一面。

  • 為爭取經貿利益或避免戰爭所凝聚出來的「泛中國人認同」或「消極中國人認同」,帶有退而求其次的勉強、無奈意味,總不是長長久久、堂堂正正的大道。台灣人如果基於務實考量而認同中國,是相當可悲又不可能產生積極性戰略的「中策」。(台獨是「下策」。)想通了也接受了「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立場,才能終止台灣的內耗,才會帶給台灣大開大闔的格局。
  • 藍營在政治上拒絕統一,經濟上提倡交流。這是自我矛盾又缺乏說服力的方向,難怪藍綠版圖此消彼漲。藍營的困境也是全台灣的困境,台灣應該思考綠營台獨與藍營獨台之外的第三條路。

 

4、本次調查有51%贊成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訪,28%反對,這樣的社會條件適不適合邀請張志軍回訪?如果不適合,又如何創造更好的條件,營造友好的回訪氛圍。

  • 張志軍訪台對兩岸的意義不同。
  • 對大陸而言,張訪台的目的是延續交流、釋出善意、防止台獨。兩岸經貿交流帶給大陸的好處小於帶給台灣的好處,這個部份並非北京的主要考量。
  • 對台灣而言,張訪台的意義表示我們願意深化兩岸交流。獨台派是基於現實利益考量,希望透過交流提升台灣經濟發展。統派則是希望透過交流,化解兩岸對立。台獨派根本不歡迎張志軍來台,寧可付出經濟發展停滯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辜寬敏說反服貿的成本,不過是少數人少賺一點而已。)
  • 張志軍何時適合訪台,取決於台灣何時想清楚要走統一、獨台、或台獨道路。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