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雜誌2017.2月號] 李沃牆:中國大陸外匯管制新政策的意涵

李沃牆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的限制性措施。通常實施外匯管制的國家背後都有其不同的政經背景。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前,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由於外匯資源短缺,一直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即所謂的「寬進嚴出」政策。但在改革開放及經濟大幅成長後,外匯存底快速累積,外匯管制也逐漸調整為「嚴進寬出」。但自去年四月起,為了吸引外匯流入,人行宣佈取消外債事前審批,改由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資本或淨資產相關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進行本外幣跨境融資。同年六月,中國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全面實施外匯收入「意願結匯」的新規定,即外匯收入包括外債資金、境外上市調回資金、外匯資本金等,企業可自由選擇結匯時機,存入人民幣帳戶,進一步放寬外匯流入政策。
除此,中國國務院於去年底任命有「外匯儲備操盤手」之稱的殷勇為人行副行長,繼而祭出一連串管制資金行動,以遏阻資金外逃。包括:一、人行宣布自今年元旦的個人購匯新規定,不僅換匯程序複雜化,而且明令外匯不得用於海外購房、投資股票及買保險商品,這項舉措也為近年大批中國大陸人民赴美購房及投資移民投下一顆震撼彈。二、人行將金融機構大額現金交易的報告標準,從二十萬人民幣下調到五萬。尤有進者,為因應今年更嚴峻的匯率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擬考慮對國有企業的外匯收入按一定百分比強制結匯,也不排除減持外匯存底中持有的美國國債。
坦然言,中國大陸對外匯管制措施由「寬進嚴出」、「嚴進寬出」,再調為「寬進嚴出」,確實有其不同的時空背景。據路透報導,人民幣在二0一四至二0一六年度的跌幅分別為二.四二%、四.四六%和六.三七%,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去年底收盤時為六.九五,這是一九九四年以來最大貶幅,在亞洲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今年預估跌幅在五%至十%之間,按此推算,則匯率約落在七.三至七.六之間,甚至更低。不可否認,人民幣重貶,強勢美元崛起,加上預期心理因素及陸股低迷不振,加速了人民幣資金的外流。由近年的觀察可發現,中國大陸資本外流額度與外匯存底下降的額度幾乎相當;據統計,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在過去高峰達四兆美元,卻在短短一、二年內降至三兆美元水準;且三兆美元中的一兆美元還是中國大陸應償還的外債,扣除後則只剩二兆美元,顯然已有相當的風險存在。
然而,這波新外匯管制措施是否奏效與人民幣是否續貶有莫大的關聯;即使人民幣已於去年十月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中,但人民幣近來仍是貶勢未歇。美國聯準會(Fed)在去年底宣布升息一碼,美元指數一舉衝上一0二.三五二,創下二00三年一月以來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率也是跳空急殺到六.九二八九元;人民幣由二0一四年初最高六.0五元兌一美元高峰,跌到去年年關收盤時的六.九五元價位,貶幅達一四.八七%。雖然,二0一六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仍不斷強調:「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筆者以為,既然讓人民幣雙向波動,加上國內外政經因素影響,人民幣是否就此維穩,尚屬未定之天。

出處來源:卓越雜誌2017.2月號.NO.370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