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魯嬪文: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201610

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文/周祝瑛(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魯嬪文(政治大學IMAS 研究生)

 

我在台灣經歷了一段美好也不美好的時光,也許之後不美好的時光會多一些,但我還是希望祝福台灣,走好,走穩,走下去……

這是二○一六年一月十六日一位陸生在社交媒體寫下的感言。

當天,中華民國舉行第六次總統、副總統直選,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蔡英文與陳建仁最終以六八九萬四七四四票當選。此次選舉打開了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的局面,同時蔡英文也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這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不少陸生坦言,藍綠無論誰當選,和他們的關係相信都不會太大,他們的訴求一直是平等的工作權和醫療保險等。然而,台灣年輕一代「天然獨」的氛圍是否會在民進黨執政後愈演愈烈?陸生來台的相關政策是否會因此受阻?陸生的境遇和身分認知是否會因此變得更加尷尬?這些擔憂卻實實在在改變著陸生的台灣經驗。

 

失序的第一次溝通

就在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台灣旅韓藝人周子瑜針對自己所謂的「台獨」言行公開發表道歉視頻,這個十六歲少女令人心酸的一鞠躬,把事件推向了白熱化階段,兩岸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筆戰。三五○萬的臉書關注使得「周子瑜事件」打破了臉書進入台灣市場以來,同一時間關注同一事件最快最多人數的紀錄,儼然形成「反中情緒」在台灣年輕人中,一觸即發的局面。微博突破三十萬的討論次數,讓「周子瑜」成為當時的最熱話題,於是陸生與中國大陸網友,在累積了太多來自台灣社群及媒體,對中國大陸動輒以「支那國」、「強國」、「中國狗」辱罵等字眼的憤怒,以及台灣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壓垮兩岸善意的最後一根稻草。

或許可以說兩岸間的網路鍵盤大戰,只是肇因於當時周子瑜特殊事件而來的單純情緒發洩,但那這些不滿情緒的背後,卻活生生地反映出兩岸這六十年來無法彌補的認同差異。尤其在近二十年來台灣「去中國化」教育政策下,這一代台灣年輕人與受「大一統」思想教育成長的同世代中國大陸年輕人之間,對周子瑜手上揮舞的那面青天白日旗顯然有著截然不同的聯想。對於兩岸的歷史和九二共識的認識,甚至對彼此的想像,也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即便不少理性的陸生和中國大陸網友表示,周子瑜的道歉完全沒有必要,她只是商業和政治的犧牲品,但此事在中國大陸引起的蝴蝶效應卻不容小覷。尤其是這幾年中國大陸在境內大肆宣傳自己對台灣諸多的「讓利政策」,然而如今看來這樣的示好似乎並沒有換來台灣民眾的好感,面對這樣的失落,加上中國大陸這二十年來透過經濟成長等實力所建立起來的民族認同感與自信心,中國大陸在兩岸問題上的鷹派思想,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不少中國大陸網友甚至叫囂著:「你有權利台獨,我也有權利封殺你」,甚至連「武統」的呼聲也一度獲得大陸人民的聲援。

從這些激情似的發展,其實不難看出:中國大陸很多網友對於台灣問題缺乏最基本的常識,不能區別「國民黨」、「中華民國」和「台獨主張」,政治素養相對淺薄。類似的中國大陸網友狂歡式的隔空叫陣,也難以贏得台灣的中國認同,反而只會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進而影響兩岸和解進程。令人無奈的是,隔著台灣海峽,一邊喊著「一邊一國」,一邊高舉「台獨必反」,兩岸年輕人就在這些南轅北轍的思想差異下,開啟了二○一六年第一次正面的網路交流和對話。

 

從「寶島」到「詐騙島」

如果說周子瑜事件中,兩岸年輕人的交流和衝突是因為雙方對彼此的一無所知,那麼接下來發生的針對肯亞案的討論,則是由於雙方脫離了固有想像的嶄新認知。

二○一六年四月,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肯亞先後帶回八名和十五名「中華民國」籍嫌犯,因該事件涉及管轄權及主權等敏感問題,加上時值台灣總統大選,於是引起兩岸媒體和民眾廣泛的關注與辯論。在這樣的氛圍中,兩岸年輕人那根敏感的神經線再次被挑起。一方面,台灣媒體強調台灣應該積極主張國際刑事管轄權,呼籲按照「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遣回嫌疑犯,台灣年輕人則不免擔憂今後中國大陸當局可以藉由任何理由,隨時在境外逮捕台灣人,反中情緒再度高漲;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媒體不斷重申自己的國際刑事管轄權合法性,強調中國大陸受騙民眾的悲苦,譴責台灣對於詐騙犯量刑太輕,對於中國大陸被害人的不公等。

此事對於兩岸這些年累積起來的善意,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尤其中國大陸官方多年苦心經營的「台灣正面形象」,因這些事讓中國大陸年輕一代對於原先好不容易塑造出來的美好台灣形象,逐步瓦解。民眾戲稱「國台辦」是「跪台辦」,不滿其對台多年的懷柔與讓利政策,導致台灣詐騙大陸民眾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過去那個被美化為「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寶島,一下成為「滿地騙子」的鬼島。類似的「唱衰對方」戲碼讓人想到了二○一三年以來,中國大陸官方傳媒對香港的一系列負面報導,導致如今陸人遊覽香港人數銳減,影響當地經濟發展頗鉅。不少陸生也擔心此事將在台灣重演,一旦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持續對台負面報導,影響的將不只是陸客來台觀光人數,陸生人數也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媒體的發酵作用

二○一六年以來,兩岸年輕人在網路上的直接交流越來越頻繁,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揭開彼此神秘面紗的同時,也凸顯出雙方存在重大的認知差異。一方面,許多調查統計都顯示出,在「去中國化」下成長起來的台灣年輕人,對於「中國認同」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在面對中國大陸這個強大的威權政治體系時,第一反應就是「抵制」。但台灣年輕人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台灣在經濟和國際地位上,被中國大陸打壓的憤怒和無奈。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大國」和「野蠻強權」的兩個對立的形象與事實,台灣的年輕人完全失去了上一代人面對中國大陸時的自信與連結,這樣的害怕和憤怒加在一起,讓任何和中國大陸相關的議題都難以被理性探討。

相反的,中國大陸新生代成長於「中國崛起」的環境中,經濟的快速崛起間接提升了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中國大陸年輕人深信,實力才是硬道理,希望經由實力的不斷提升與大環境中激烈的競爭,贏得國內外的尊重和肯定。中國大陸年輕人面對強大競爭下滋生的現實主義,和台灣年輕人普遍充滿小確幸的理想主義接觸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上兩方青年世代不同的歷史教育與社會發展,兩岸年輕人,尤其是網民的所謂隔岸「溝通」,其實只是在「對彼此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行。

然而,如果我們追問:兩岸年輕人這樣的認知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恐怕雙方媒體都難辭其咎。長期以來兩岸彼此失實的偏頗報導,為今日兩岸年輕人的認知鴻溝埋下了伏筆。中國大陸年輕人長期以來在台灣是「寶島」的宣傳下,對台灣的期待和想像都過於理想化;然而諷刺的是,台灣年輕人從媒體中獲知的中國大陸卻常常充滿負面新聞,對今天的中國大陸現實所知甚少。結果,不管是台灣的綠營媒體還是中國大陸的官媒,對於兩岸重大事件的報導,都起了推波助瀾的失真作用。對中國大陸年輕人而言,在網路時代中,綠營媒體再三的不當用詞,深深刺痛了中國大陸民眾的感情;而中國大陸官媒對台灣形象的「唱衰」,也加速了「寶島」形象的垮台。換句話說,對台灣年輕人而言,台灣媒體對中國大陸的形象塑造一直停留在「政治」和「傳統文化」的形象構建,缺少對中國大陸當今社會發展和經濟文化的真實報導,導致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大陸從「冷感」到「無感」,不願去正視兩岸關係對於台灣前途,甚至於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矛盾的陸生角色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這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自我認同的轉變。他們站在兩岸關係的第一線,每次兩岸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作為「中國年輕一代」,他們無法完全脫離長久以來對台的固有認知,但在台的經驗又使得他們更加了解台灣和台灣年輕一代的想法,這樣的「了解」是否能讓陸生在交流中扮演更加理性的角色,成為懂得雙方社會,且知道如何居中溝通與解讀的第三方?相對的,在面對每一次「反中情緒」的爆發過程,陸生又成為直接的「受害者」,常常必須忍受兩岸人民對他們何以來台學習的誤解和敵意。過程中經常處在原本自我身分認同,以及是否對台灣認同的矛盾中。長久之後,這些衝突的矛盾經驗,是否會挑起陸生對台的不滿情緒,加速惡化雙方年輕人的互不理解,或者可以進一步培養一群知台及愛台的中國大陸同學,至今仍未有定論。

總之,近年來特殊的兩岸交流歷史中,無論來台就讀學位或進行短期交換的陸生,從一開始就註定必須隨時面對兩岸人民質疑與挑戰其特殊身分。從他們抵達台灣的第一天就意識到,自己完成學業後無法停留而終須離開,宛若「過客」地在台灣度過或長或短的一段青春歲月。他們是兩岸互動中最近的觀察者,同時親身經歷兩岸關係的起伏與蛻變。這群「過客似」的陸生世代終將歸去,但這群帶有「台灣印記」的陸生,無論兩岸關係如何變化,他們都是解讀兩岸社會事件與縮短雙方思維差距的最佳詮釋者(interpret or decipher)。有朝一日,當他們帶著自己的「台灣故事」回到中國大陸的時候,如何繼續擔任雙方未來發展的溝通橋樑,他們又將如何建構未來的兩岸關係?值得拭目以待。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