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厚植英語能力 不能指望考英聽20150525

[人間福報]20150525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台灣學生中,英語聽力與英文閱讀成績不理想,已是不爭的事實。教改中讓小學生提前學英語,似乎並未改善此種現象。到了中學,許多孩子仍然無法開口說英語,甚至視學英語為畏途。

同樣的,在大學課堂,比較來自港、澳、大陸與馬來西亞等其他亞洲國家、地區學生,不論就學習動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或英語溝通能力,都不亞於台灣學生。

在全球化國際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沒有良好的外語或英語能力,年輕世代如何走出台灣,與世界接軌,成為具有全球移動能力的人?

然而很可惜的,在台灣教育體制內,往往以「增加考試形式」(如英聽),或「加深考試內容」(增加單字數量、閱讀內容等),做為提升學生英、外語能力的途徑,卻鮮少研究: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仍難以開口?無法與外籍人士有效的溝通與互動?甚至缺乏足夠的信心與能力,去使用英語?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學生討厭英文,甚至害怕學英文?

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上述問題的癥結可能是:學校把英文當作一個重要的考試科目,而非活用的溝通工具,讓台灣的英文課程在學習上變得無趣,學習過程充滿壓力與競爭,結果學英文的目的只為拿高分,管他聽不聽得懂,敢不敢開口,只要拿了高分,考進好學校,就是王道。

結果原本立意良好的英聽考試,在最近的升學考試中接連出現問題,除了國中會考英聽提早收卷,五月初舉辦的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英文科也陷非選擇題與答案卷欄位兜不攏的情況。

結果在家長、考生與社會各界譁然批評之後,教育部主管再三道歉,心測與統測中心決定放寬給分,實施補救。至於英聽題目出得好不好?信效度如何?如何提升學生英聽的興趣與能力?學校教學如何搭配等問題,則乏人問津!

至於一○四學年大學考試入學將首度採用英聽,採計系組約占總系組數百分之八點四。對這些專業有興趣的高中生,如何提升英語聽力,的確是一項挑戰。

其實在大陸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已經有若干省降低或取消採計英文成績門檻,原因無他,看看一旦降低外語的考試壓力,能否讓英語學習正常化?不必急著去評定英語能力,甚至揠苗助長。

的確,回頭看看一些英文實力好的學生,很少人是從小一直考上來或一直參加檢定考試的,反而是因為本身對於英語有興趣、在比較沒有壓力下多接觸與大量閱讀後,逐漸進步。

由此可見,將英聽納入考試科目,會不會反客為主?其實答案已經相當明顯了。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